【#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欢迎阅读!

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苏格拉底以最通俗的语言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强烈愿望。
我国先哲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的话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不愿意说出“不知道”这三个字,认为那样做会让别人轻视自己,使自己没有面子,结果却适得其反。
其实,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尊重。
有一位学问高深的老教授,会讲五种语言,读书很多,语汇丰富,记忆过人,而且还经常去各地旅游,可以称得上是见多识广。然而,人们从来没听到他卖弄自己的学识或对自己不了解的事假称通晓,他从不回避说:“我不知道。”也不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搪塞,而是建议去简阅有关资料,以作思考。老教授的这种诚实,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心理学家邦雅曼·埃维特曾指出,平时动不动就说:“我知道”的人,不善于同他人交往,也不受人喜欢,而敢于说:“我不知道”的人,则显示的是一种负有想象力和创造性的精神。埃维特还说,如果我们承认对某个问题需要思索或老实的承认自己的无知,那么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就会大大的改善。这就是他竭力倡导的态度,人们可以从中得到益处。
凡是聪明的人,都有勇气承认“没有人知道一切事情”的这个事实。他们面对不了解的事情能够坦然地说自己不知道,随后就去寻找他们所欠缺的知识。承认自己不知道无损于他们的自尊,对于他们来说,“不知道”是一种动力,促使他们积极采取行动,进一步了解情况,求得更多的知识。
人的心理通常是隐恶扬善的,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来掩饰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宣扬自己所知道的事情。有时候,为了隐藏自己的弱点和无知,人们喜欢摆出一幅不懂装懂的姿态,殊不知这样反倒给人一种浅薄的感觉,如果你对不知道的事情坦率地说不知道,反而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表现自我的方式,因为坦率本身就会给人一种强烈的印象,会让人觉得你很诚实而对你产生信赖感。
有一次,一位外国人去旁听一位美国加州大学著名教授的演讲。课上他提出他做的老鼠实验的结果。此时,有一位学生坦然举手发问,提出了他的看法,并问这位教授假如用另外一种方法做来做,实验结果如何?所有的听众都看着这位教授,等着看他将如何回答这个他根本就不可能做过的实验。结果,这位教授却不慌不忙,直截了当的说:“我没有做过这个实验,我不知道。”
当教授说完“我不知道”时,台下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同样的情况假如发生在另一位教授身上,情形恐怕就会完全不同。他一定会绞尽脑汁,说出“我想结果是······”的话来。
一般人都有不想别人看出自己弱点的心理,因此很难开口说:“不知道”。殊不知,有时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坦然地说不知道,反而可以增加人们对你的信任和亲切。因为直截了当地说不知道,会给人留下非常诚实的印象,并且敢于当中说出不知道,其勇气足以让人佩服。这样,对你所说的其他观点,人们会认为一定是千真万确的,因此对你也就会更加信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Y8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