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学前教育概述》,欢迎阅读!
![学前教育,概述](/static/wddqxz/img/rand/big_34.jpg)
序号 课题
第一单元 课时 2 学前教育概述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教育与学前教育的内涵;
2.了解学前教育理论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与发展,以及中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发展;
3.理解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
4.理解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重点:国内外学前教育学形成和发展的三个阶段;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
多媒体课件;各小组的同学分别查阅福禄贝尔、杜威、蒙台梭利、张雪门、陶行知、陈鹤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做好发言准备。
教学环节与内容
教师活动
提问思考:为什么有人类社会,便出现学前教育,而学前社会教育机构直到近代才产生?
教师介绍世界和我国第一所幼儿园的产生,提
学生活动
聆听并思考
理解和识记
认真倾听,并能归纳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发展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一、学前教育的产生
幼儿教育是种社会现象,有人类社会,便出现幼儿教育。 1.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的诞生。1840年,福禄贝尔和他的“幼儿园”。
2.我国幼儿社会教育机构的产生。1903年,湖北幼稚园。 (一)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学前教育特点
结合案例,讲解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学前教育。
1.原始社会:因为生产力低下,没有阶级性,所以教育也没有阶级性。在原始社会时期,学前教育完全融入在生产和生活中,它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幼儿的存活。
2.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出现阶级性、等级性。出现了专门的学校,只有统治阶级的子女才有机会接受教育。这一阶段的学前教育主要在家庭中进行。
3.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发展,妇女走出家庭,进入工厂,而不能在家养育孩子,于是造成儿童教育的严重问题。创办学前教育机构来收容、教养工人的孩子的需求被提了出来,学前教育机构首先在欧洲诞生了。如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创办的“幼儿学校”,是具有一所慈善性质的社会福利机构, 他把1到6岁的儿童组织起来,进行集体的保育和教育,在当时的社会引起很大反响。
(二)学前教育机构的产生和发展
19世纪中叶,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1840年,幼儿园的名称正式公布于世,被全世界普遍采用。
20世纪之后,学前教育机构获得极大的发展:
1. 国外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增加、且呈现多样化特点,师资和教育质量提高等方面。
2. 我国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主要有几个特点: (1)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1904年清政府将它改名为武昌蒙养院,之后又在长沙、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成立蒙养院。
(2)旧中国的学前教育发展极为缓慢。 (3)新中国学前教育在曲折中前进。
(4)学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三)学前教育思想的发展
1.福禄培尔(1782~1852) 19世纪中叶,创建的幼儿园是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幼儿教育机构,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
思想:教育应当适应儿童的发展,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教育应以儿童的自我活动为基础,教师只是提供条件,不进行干预;他认为,游戏有重要的价值,在他的幼儿园教育方案中,把游戏作为主要活动。
代表作:《人的教育》 2. 杜威(1859 ~ 1952)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美国进步主义教育理论的创始人。
主要观点:“儿童中心论”和“做中学”。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视为与柏拉图《理想国》和卢梭《爱弥mí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著作。
3. 蒙台梭利(1870 ~ 1952)
1907年在罗马平民区创办了第一所“幼儿之家”,采用独特的教育方法对幼儿进行教育,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这种教育法被命名为蒙台梭利教育法。
代表作:《童年的秘密》和《发现儿童》。
蒙台梭利的教育方法:强调儿童的自主活动,适宜的环境,作为观察者和指导者的教师以及一系列专门设计的、以感觉教育为主的教具。
4.张雪门(1891 ~ 1973) “一生痴迷幼稚教育”,与陈鹤琴齐名,20世纪30年代即有“南陈北张”之称。
提倡:从幼稚园的课程入手研究我国的幼稚教育,强调通过儿童的实际行为,使儿童获得直接经验。他认为“骑马者应从马背上学”,提出把见习和实习放在突出的重要地位。
编写出版:《幼稚教育》《幼稚园课程活动中心》《幼稚园行为课程》等十余本学前教育专著。
5.陶行知(1891 ~ 1946)
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在教育实践中,他创立了生活教育理论和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出问题。
案例说明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学前教育。 结合图片和历史事例,讲解国内外学前教育机构的发展历程。
分组发言,介绍各教育家的主要教育主张。
认真聆听,完善自己小组对不同教育家思想的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Rd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