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建构:评《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

2023-06-15 04:39: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建构:评《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欢迎阅读!
族裔,美国,研究,建构,中国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美国族裔文学研究的中国话语建构:评《多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

作者:罗良功

来源:《外国语文研究2018年第02

内容提要:本文在当下的全球文化语境下对王卓教授新著《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研究》(2016)进行了述评。该专著考察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少数族裔诗歌,即印第安诗歌、犹太诗歌、非裔诗歌,是迄今最全面的关于美国族裔诗歌的综合研究著。本文认为,这一专著在宏观上反映了中国学者在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立场和建构中国学术话语的努力;在微观上,则不仅对美国族裔诗歌的基本面貌作了全面梳理,巧妙而深刻地勾勒出相關族群诗歌的独特性,而且提出了众多富有前景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美国族裔文学;中国话语;《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

作者简介:罗良功,文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英语诗歌、美国非裔文学文学翻译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各类著作20余部。该文的一部分曾刊登在《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213日第7版。

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诗歌在后现代消费主义和工具理性主宰的文化环境中逆势生长,一片繁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美国国内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相互激荡,为诗歌成长提供了多文化的土壤,促使包括少数族裔在内的美国社会各类群体能够基于自身经验和诉求进行文学创作,从而促进美国诗歌的整体繁荣。因而,研究美国当代诗歌的内部结构及其关系既是美国诗歌研究的必然课题,也是美国研究的重要课题。在这一意义上,王卓教授的新著《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恰逢其时,值得关注。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一书洋洋90余万字,设绪论和三编,对美国族裔诗歌进行了总体梳理,并在美国多元文化(而非多元文化主义)的视野下分别考察了2060年代以来最具代表性的美国少数族裔诗歌,即印第安诗歌、犹太诗歌、非裔诗歌,是迄今最全面(或许也是最深入的)关于美国族裔诗歌的综合研究专著。

这一专著聚焦于美国族裔诗歌,却雄心勃勃地将族裔诗歌置于美国诗歌、美国文学、美国文化的大场域之中进行考察,试图揭示其与美国主流诗歌、主流文学/文化传统和主流社会间的互动关系。鉴于中国学界的美国文学研究现状,这一学术勇气和壮举无疑值得称颂。关于美国族裔诗歌和族裔文学研究,现阶段的中国学术存在着两个定位上的瑕疵:一是重视主流抑制边缘,一是聚焦边缘割裂整体。美国文学主流的影响力是一个不争的存在,而它与中国文学包括中国诗歌的影响与互动使得中国学者长期以来对美国主流诗歌保持着浓厚的学术兴趣,因而在美国被边缘化的族裔文学和诗歌在中国学术界也遭受了边缘化和漠视,甚至在不少中国大学的美国文学教材中没有涵盖族裔文学的内容。与此相反,一些中国学者致力于美国族裔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的研究,但一般都将它与美国整体文学割裂开来进行研究。这两者都漠视了一个事实,即美国族裔文学不仅是美国文学的一部分,而且正是在于美国主流文学的对话和互动中建构自身并重构美国文学。这一事实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学者接受。例如,美国学者史蒂文·特雷西Steven Tracy)的专著《热辣音乐、裂解、美国文学的布鲁斯化》(Hot Music

Fragmentation and Bluing American Literature 2015)从美国非裔音乐文学等形式的文化美国主流文学产生影响的角度重新探讨了美国文学的传统和源流,广受美国学界关注,这不仅突显了美国族裔文学与美国文学的互动和对话,而且彰显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这一意义上,正如王卓教授在该专著第一章所言,本书着力于揭示美国族裔诗歌与美国主流话语之间的两层关系,即对话关系和互动关系(5-8),既是基于文学事实,也是立足学术前沿,不仅有助于中国学界关于美国的概念和关于美国诗歌研究臻于完整,而且有助于重新书写美国诗歌乃至美国文学历史

从宏观上看,这一专著反映了中国学者在美国文学研究中的中国立场。一方面,该专著超脱于美国和西方学界关于美国后现代文化社会理论认知模式之外,抛弃了多元文化主义和世界主义等理论羁绊,以中国学者的独立思考选择多元文化这一视角对美国族裔诗歌进行考察。另一方面,该专著跳出了美国学界在族裔文学研究和价值判断上的政治或美学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2014年,美国著名诗歌批评家海伦·文德勒(Helen Vendler)与曾经担任美国桂冠诗人的非裔女诗人丽塔·达夫(Rita Dove)之间爆发的关于什么是美国诗歌经典的著名论争就反映了当下仍然困扰着美国关于族裔文学政治或美学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罗良功,169-170)。文德勒发文批评达夫主编的《企鹅版20世纪美国诗歌选集》(2013)在诗人遴选上缺乏标准、缺乏审美立场,带有明显的多元文化包容性,收录了太多的黑人和其他族裔诗人且给了他们大量的篇幅,这势必会打破以世纪诗坛名流为中心的平衡格局,她甚至还列出了一大串白人诗人;达夫则发文回击,指责文德勒的批评带有种族偏见、超出了美学之争的范畴。两人交锋中各种修辞表达的背后其实就是肤色政治艺术标准,这一相互对立的学术判断标准和思维模式在王卓教授的新著中却得到了很好的统一。她将诗歌的文本艺术文化策略、诗人的诗学思想与社会观念有机地统一在客观的学理思辨之中,体现了中国学者独立的学术立场。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也反映了中国学者建构中国学术话语的努力。该专著选取原始与现代对话、边缘文化与中心诗学对话、政治与诗学对话这三个角度来解剖美国族裔诗歌,站在中国立场认识和考察美国文学内部结构及其复杂关系,从而获得对美国诗歌和美国文学的独立阐释,体现了中国学者的独立个性与学术追求:在坚持以我为主的立场同时将西方的理论化为自己的话语,从而建构起具有鲜明个性的族裔诗歌话语。纵观中国学术史,这一专著反映了中国学者在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上的学术话语自我纠偏。中国知识界对美国族裔文学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之初,美国非裔作家兰斯顿·休斯(Langston Hughes1933年访问上海,不仅引起鲁迅发出黑人的诗也走出了英国语的圈子(鲁迅,215)的感慨,而且触发了中国左翼知识分子对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关注,在30-40年代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译介高潮Luo 38-40)。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三十年,美国少数族裔文学一直存在于中国的政治语之中而没有进入学术话语体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西方文学思潮和文学理论的大肆涌入,美国族裔文学淡出中国学术视野十余年,在90年代中期逐渐回归,但多数研究都是以西方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论为指导、以西方学术话语来表述,缺乏中国立场和中国学术个性。近年来,中国学者开始在美国族裔文学研究中有意识地运用中国立场、体现中国学术个性、建构中国的学术话语,而《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以其宏大的体系和深刻而独到的言说堪称美国族裔文研究学术话语中国化的里程碑。

就微观而言,该专著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首先体现在对美国族裔诗歌的独到研究。该专著不仅对包括印第安裔、犹太裔、非裔、亚裔、拉丁裔在内的美国族裔诗歌的基本面貌作了全面梳理,而且选择从原始与现代的对话、边缘文化与中心诗学的对话、政治与诗学对话的视角分别切入美国三大主要少数族群诗歌,即印第安诗歌、犹太诗歌、非裔诗歌,巧妙而深刻地勾勒出相关族群诗歌的独特性。在这一架构下,该专著不仅对上述三个族群诗歌进行了综合研究,还以主要诗人为个案进行了深度剖析,展现了族群诗歌整体之中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次,该专著的学术价值还在于它提出了众多富有前景的研究课题。第一,尽管全书已达90万字,但仍限于篇幅,该专著只是以三个视角分别切入三个族裔诗歌,但为各族群诗歌与主流诗歌的多方位对话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这三个视角既体现了相关族群诗歌的独特性,同时又具有典型性,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美国族裔诗歌在美国文化语境下的普遍特征,为研究不同族裔诗歌提供了参照。例如,印第安诗歌中的原始与现代对话也体现在美国非裔诗歌中;美国非裔诗歌的政治与诗学对话贯穿于每一个族群的诗歌中,美国各族群的诗歌既有关于本民族的利益诉求与抗争,也深度融入了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之中,从各族群自身的独特文化实与美国价值、美国民权运动、女性主义运动等进行互动。第二,该专著对不同族群诗歌的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美国各族群诗歌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重新进行美国诗歌的整体研究扫清了障碍。第三,尽管该专著的目的并不在于书写一部美国族裔诗歌史,但客观上为美国族裔诗歌史的书写做好了必要的准备,特别是为重新书写美国诗歌史创造了学理基础和研究条件。可以说,《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的出版预示着美国族裔诗歌乃至美国族裔文学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引用文献【Work Cited

鲁迅:后记,《准风月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06-238

Luo Lianggong. “Langston Hughes’s Visit to China Its Facts and Impact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of Literature 1.42017):28-43.

罗良功:美国非裔文学2000-2016。《社會科学研究62017):168-176 王卓:《多元文化视野中的美国族裔诗歌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魏家海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R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