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中医论文中医药论文网中医论文网银质针灸治疗慢性髌下脂肪垫(精)》,欢迎阅读!

中医针灸论文医学论文:银质针灸治疗慢性髌下脂肪垫损害26例
[关键词] 慢性髌下脂肪垫损害;银质针灸
2009年9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银质针灸治疗慢性髌下脂肪垫损害26例,疗效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26例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40~73岁,平均51岁。病程6个月~10年,平均2·5年。单侧18例,双侧8例。单纯髌下脂肪垫损害28膝,合并胫腓侧副韧带损伤6膝。临床表现:膝关节静止痛12例,上下楼痛14例,膝半屈位痛22例,轻度跛行5例。体征:髌下脂肪垫压痛26膝,膝关节活动受限11膝,胫腓侧副韧带骨附着处压痛6膝,股四头肌轻度萎缩6膝。X线检查:髁间脊突变尖14膝,关节间隙变窄13膝,胫骨平面骨密度增高12膝,髌骨增生10膝,关节间隙增宽8膝。
1·2 诊断要点 仰卧位,检查者用拇指及示指端按住髌骨上缘,将髌骨推向肢体远端,使髌尖部向前凸出,然后用另一手拇指腹侧朝上,指尖部针对髌骨下部粗糙面及边缘,由下向上、由后向前方向适度触压或滑动按压,若引出疼痛,或与健膝对比疼痛程度相差明显,即可判定为髌下脂肪垫挤压征阳性。
1·3 治疗方法 仰卧位,腘窝垫枕使膝关节处于微屈位,沿髌骨下1/2边缘(髌下脂肪垫髌尖粗面边缘附着处下1 cm处),用甲紫标出针距为1 cm成弧形开口向上的10~16个密集进针点。常规消毒皮肤,
铺无菌洞巾,进针点做皮丘局麻后,取相应数量银质针沿髌骨下缘进针点自前向后斜刺,以髌下脂肪垫髌尖粗面附着处为中心形成扇面状围刺。进针后采用纱布填塞针间空隙,再用直径1·5 cm、长2·0 cm的艾条装于针尾并点燃,待艾条烧尽针身冷却后起针,最后采用2%碘伏消毒针眼后包扎,注意保持针眼清洁,防止感染。本法一般为单次治疗,疗效不佳或复发者间隔2个月可重复治疗。
1·4 疗效评定标准 (1)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髌尖粗面无压痛;(2)有效: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仅在劳累或受凉时略感不适;(3)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1·5 结果 本组治愈24例,占92·3%,有效2例,占7·7%;总有效率100·0%。
2 讨 论
慢性膝关节髌下脂肪垫损害较常见,主要表现为起病缓慢,膝部酸痛肿胀不适,怕冷发软,关节欠稳,内外侧痛,并逐渐由间歇性发展为持续性膝关节痛。根据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理论和本组病例观察,我们认为,引发疼痛的主要原因是髌下脂肪垫无菌性炎症。髌下脂肪垫前上缘附着于髌尖粗面及髌骨下1/2段边缘,发生无菌性炎症时不但引起膝前下方痛,还可向上传导引起股四头肌酸胀不适,以及向下传导引起胫骨直至足部的酸麻痛等不适感。
由于以往对本病认识不足,常诊断为“髌腱末端痛、半月板病损、滑膜皱襞综合征、良性膝关节炎”等,故以上述诊断为依据进行的治疗往往不能获得理想疗效。本法治疗采用的银质针由85%的白银及少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PP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