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2023-01-29 23:43: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
随笔,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实践

教学随笔

盐池三中 冯志明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们总认为信息技术这门课就是教会学生如何上机操作,课堂上无非是教师演示,学生观看演示,然后学生上机操作。结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乐观,反应快的学生教师还没有讲完,他就会操作了;反应较慢的学生还没有弄清楚你在讲什么,还有部分学生上课走神,压根没有听见你在讲什么,一堂课就结束了。这教学方法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作为新型基础性工具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及提高自身学习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以新的教学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探索适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和策略来挖掘学生潜力,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尤其是利用计算机这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几点反思

一、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来自于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和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兴趣越大,学习的动力越大,学习的状态越好,学习效果就越明显。在小学段学生对计算机就已产生浓厚的兴趣,渴望更深层次的了解它、掌握它。希望有一天自己能随心所欲地操作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正好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现在他们终于能够动手操作了,较多的实践机会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空间,大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心理。但是,如果课堂仍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师讲,学生听”“学”跟着“教”走,



1


只要“我说你做”就可以了。而信息技术是一门科学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教师仍按以前的做法,学生很容易产生“三分钟的热度”,过后就凉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较容易掌握的内容,我们应该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方法。学生们边学边练,很快就学会了本节内容。使用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创设和谐学习环境,保持良好学习情趣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让我懂得,鼓励和诱导相结合,排除学生学习中各种心理障碍,克服学生的抵触情绪,创设和谐的学习环境,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手段。

现在我所带的班级学生都在四十人左右,大部分学生上机操作时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要一个一个教根本忙不过来,肯定会挫伤没有被辅导到的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小组长的作用,采用“兵教兵”的方法。我在课堂上重点培养小组长,让他们充当“小老师”,然后由他们去辅导本组组员。这样即可以减轻教师逐个辅导学生的负担,也使小组长们得到更好的锻炼,使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克服了部分学生惧怕老师的现象。从而使所有学生不会的问题及时有效的得到解决。在这种分组教学的情况下,教师的作用并没有失去,我们正好可以集中精力去辅导个别“特困生”,使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操作水平。同时,在同学互相辅导学习中增进了友情,了解到合作的重要性,创造出合作学习的和谐氛围。

三、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Nd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