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编写要求

2023-01-15 14:08: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标准编写要求》,欢迎阅读!
编写,要求,标准
标准的编写

1. 标准制修订主要由各有关部门负责起草。有些部门领导和员工认为,多年来他们一直是这样做的,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要把习惯的做法文件化麻烦,甚至有抵触情绪。这时有必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制定标准是将重复性活动,反复进行的活动的先进经验科学管理的方法结合起来,形成标准。

2. 管理标准编写的顺序通常可按如下顺序:封面、前言、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职责、管理内容与方法、报告和记录,必要时可增加附录。

3. 标准名称应简明,能确切地反映标准的主题,管理标准的名称可以是相关管理活动的主题与“程序”“控制”“办法”制度“标准”等的组合。工作准的名称可以是岗位、工种或职务名称加工作标准”“作业指导书”字样组成。 4. 标准的好差主要体现在标准的规范性技术要素上。一是标准内容要齐全。二是要坚持标准的先进性和合理性。三是要遵循标准编写的三原则要求。 5. 准编写的三原则要求:一是目的性原则,要明确写标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要有针对性。二是标准的编写应体现性能原则,以确保标准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标准中的要求尽可能用可量化特性所要求的极限值来表述,避免用定性的、抽象的概念来表述。三是标准编写的可证实性原则。对标准中的每一项性能或要求,都应有验证方法或检查考核方法,多数是用台账记录、报表或报告形式来作为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依据。 6. 标准的编写还应注意以下四点:

a) 避免重复制定标准。当标准涉及到相同内容时,后制定的标准规范性引

用第一个标准的有关内容; b) 各类标准的衔接和联系;

c) 标准编写后要审查。产品标准要做到“三稿定标” d) 要保存标准审查、修改记录等档案资料 7.

企业管理标准的的编写,首先要贯彻国家、行业或地方的方针、政策、法

律、法规以及上级文件和制度的有关规定。也可以根据上级规定,结合企业的实际,制定出要求明确、职责分明、程序清晰、台账记录规范、操作性强的企业标准,指导各项工作的开展。


8. 本企业的许多管理规定、管理制度,通过整合提高,按标准的要求,增加

可操作、能考核的条款,提升管理标准。

9. 企业管理标准还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贯彻相应的管理基础、通用标准,使整个管理标准体系真正具备系统性、科学性和先进性。

10. 管理标准应包含的内容:职责、权限、工作内容、要求、考核。管理活动涉及几个部门时,应规定出主管部门、协作部门及其相互关系。标准最终应体现编制标准的目的性原则,不仅要让标准执行者清楚地理解实施这个标准要达到的目的,还应清楚怎么去做,怎样做才是符合要求的。管理标准还应明确该项标准实施中检查、考核的部门及方法。

11. 管理标准的内容,除了规定按正常的程序进行工作外,还应考虑到可能发生的例外和异常情况,标准应写出如何特事特办,急事先办,快速处置。 12. 工作标准的编写:

a) 工作标准应尽量避免套话、空话,应突出该岗位的工作特性和要求; b) 操作规范、规程,这类工作标准对操作步骤和工作方法、工作要求规定

得都比较具体、定量化; c) 岗位职务说明书。 13. 工作标准编写原则:

a) 最高决策者及决策层其他管理人员,每个职务都应制定明确的职责和权

限的工作标准;

b) 中层管理人员,正职和副职的职责和权限都需要制定工作标准; c) 部门工作标准,可用部门正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代替;

d) 一般管理人员工作标准应按岗位制定; 14.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要求”作的规定,管理标准是对“事(事项)”而言,工作标准是对“人(岗位)”而言的。管理事项涉及管理者、被管理者和管理对象,而工作事项仅涉及一个部门或一个岗位(或工种)及其所进行的工作 15. 部门工作标准可用部门正职管理人员的工作标准代替,因为部门正职管理员对全面履行该部门的职责负全责,故没有必要在重复制定一个部门的工作准。

16. 工作标准一般应规定:职责、权限、岗位人员资格要求和工作内容与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Jg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