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
作者:吴鹏辉
来源:《企业文化》2019年第24期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党建管理工作也在持续推进和发展。基层党建工作作为现阶段党的全部工作进行和深入发展的重要基础,以当前社会发展形势伟主要核心,积极推进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党的基础管理水平,同时引导基层思政工作体系相应作用的有效发挥,为党的引领作用发挥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本文即立足于现阶段党建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对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有效策略两个方面作出了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构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构建
基于现阶段党的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需要,积极推进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符合当前党对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工作发展的认知规律,符合当前党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工作的基本需求,同时也是对现阶段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发展需要的重要反应。推进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带头和领导作用,有助于我党基层组织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有效作用的发挥
在现阶段企业创新发展工作中,党建管理工作始终作为企业所独有的政治资源,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创造着有利条件,同时也作为现阶段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实现企业的科学、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这一背景下积极推进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有利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和有效作用的发挥。“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党建管理工作的现状,在路径选择上更加坚定地位绕一条主线,推进党建管理理念的融合。这一过程的实现是对党建管理工作中为民服务理念的重要体现,并有效引导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为民服务的工作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基层党组织结构体系的优化,同时党群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基层党组织良好引领和带头作用的发挥奠定了基础。
(二)有利于提升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水平
积极推进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提升现阶段企业转型发展的创新水平。首先,基层党建工作及管理工作内容作为企业运行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源泉,为企业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调整企业发展思路和规划提供了有效抓手和重要保障。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时,基层党建和基层管理工作的有效融合,将管理工作优势有机转化成为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优势,并有效通过基层党建管理工作对企业转型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补充,特别是“双融合”大政工体系构架背景下青年突击队、党小组等的建立充分发挥了党员在企业转型发展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最终为企业现阶段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动力保障。 二、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有效策略
(一)加大力度落实机制融合,提升党建工作的创新驱动力
基于现阶段党建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加大力度落实机制融合,对提升党建管理工作的创新驱动力具有重要作用。以当前“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积极创新党建管理工作重点饿沟通机制、活动机制、管理机制等基础性机制内容,并在创新发展的基础上有效结合上述机制内容的共同点进行融合贯通,最大程度上凝聚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力量,为党建管理工作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落实机制融合化发展,并以此为参照对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党员考核、先进岗位或个人评选等荣誉评选制度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引导基层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重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工作,并立足本岗位争先进、争贡献,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持续创新发展。
(二)推进党建管理工作手段和理念的创新,提升科学化水平
积极推进党建管理工作手段与理念的创新,提升党建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是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另一有效策略。首先,相关领导与管理部门以及基层党组织自身要始终保持对党先进性、时代性等特征发展的重要认识,以党最新的思想政策和方针为指导对党建管理工作手段与理念进行科学、及时的补充和完善。另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开展和丰富党小组活动,比如开展红旗党小组评选活动、以专业技能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党小组技能竞赛等,做好活动策划和内容流程,有效激发基层党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为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对党员干部培训工作的重要認识,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党员干部培训活动,为实现基层党建管理工作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的构建,有效突出了基层党组织工作中关于群众的工作重点,同时有效推进基层党组织内部考核、监督评价机制等综合方面体制的创新和发展,为进一步落实党最新的思想政策和领导方针奠定了驾驶的基础,同时也为夯实群众基础、促进我党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学伟.构建党建管理“双融合”大政工体系[J].中国邮政,2017 (01):30-3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郭军亮.打造大政工,助力新发展[J].河北企业,2015 (03):73-75.
[3]张达志.刍议电力企业中大政工氛围的营造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21):250-251.
[4]游芳.电力企业工会融入“大政工”体系[J].中外企业家,2016 (35):159-161. [5]宋伶俐.电力企业中大政工氛围营造方法探讨[J].中国市场,2014 (25):56-5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vJG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