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年人营养补充方略 》,欢迎阅读!
老年人营养补充方略
作者: 朱玉香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版》 2012年第9期
文/朱玉香
中国在本世纪进入老龄社会,随着老年人用药多、医疗投入加大,我国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换来的“带病增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洪昭光教授表示:“如果一个人能活到80岁,却有30年躺在病床上,简直就是受罪”。请问,有哪位老人愿意在病榻上高寿,这样的高寿又有何意义?
老年人的生理特征
√消化、代谢机能衰退。由于老年人咀嚼、消化、吸收、代谢功能下降,从而,影响了机体对各种营养能量的利用。其次,老年人代谢缓慢,消化液的生成与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欲差、饭量小,都是导致营养缺乏的直接原因。
√营养失衡现象严重。老年人因牙齿脱落,咀嚼能力下降,胃肠消化能力降低,对蔬菜、水果摄取较少,而更习惯吃一些根块类、易咀嚼的软食,而根块类食物普遍含淀粉、糖较高,因而,老年人普遍摄取维生素、蛋白质、矿物质不足,而脂肪、碳水化合物(糖)摄取过剩,导致老年人营养严重失衡。最容易引发血脂胆固醇升高、肥胖、癌症、糖尿病等营养过剩性疾病。
√长期用药,并发症多。老年人用药是成年人的2倍以上,特别是长期服用降压药、降糖药的患者,或者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药物对营养吸收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削弱了机体免疫能力。另外,代谢机能不畅,药物中的毒素会在体内沉积,而引发多种并发症。例如:糖尿病的并发症,多数是由长期服用降糖药引起的;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肾脏危害极大。
√睡眠少,户外活动少。老年人睡眠越来越少,严重影响自身的排毒,因为人体只有深睡眠时,才是排毒的最佳时机;其次,由于紫外线照射,有利于胆固醇的转化,而老年人户外活动明显减少,体内容易积聚大量的胆固醇。
老年人容易缺乏的营养
√缺乏蛋白质。由于老年人对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大于蛋白质合成代谢,容易出现蛋白质的负平衡;再加上,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取偏低,消化吸收不好,老年人普遍缺乏蛋白质。例如:老年人牙龈萎缩、肌肉萎缩,都是蛋白质缺乏惹的祸。
√缺乏维生素D。钙的吸收必须有维生素D的参与,而维生素D只能通过紫外线照射皮肤,靠自身来合成,并不能从食物中摄取。而老年人由于户外活动少,维生素D合成不足,严重影响钙的吸收和有效利用。
√严重缺钙。一般情况从30岁开始,骨钙开始流失,特别是更年期以后的妇女,由于体内雌激素急剧下降,血钙明显降低,进而从骨骼中“借钙”,以维持血钙平衡。所以,老年人最容易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驼背、腰酸,上楼时双腿酸软。
√缺乏维生素。古人云:“肉食者凶,素食者智”。意思是说,长期食素的人智慧,而老年人牙口不好,不愿意吃蔬菜、水果,因而,老年痴呆都是严重缺乏维生素而引起的。特别是缺乏B族维生素。
营养失衡性老年病
√心血管疾病。老年人消化能力下降,对食物中的蛋白质吸收和利用不足;其次,老年人新陈代谢缓慢,对脂肪的代谢能力下降,再加上,接受紫外线照射少,维生素合成不足、胆固醇转化不彻底,最容易导致肥胖、高血压、高血脂、胆固醇升高等心脑血管疾病。
√脂肪肝。肝脏由80%的蛋白质、20%的脂肪构成,由于老年人普遍缺乏蛋白质,同时,脂肪代谢差,最容易患有老年性脂肪肝。
√骨质疏松。老年人由于严重缺钙,血钙降低,进而,从骨骼中“借钙”,一而再再而三地“借”,却从来不“还”,造成骨钙减少,血钙增多,进而发生骨质疏松。
√骨质增生。由于从骨钙中“借”来的钙在中和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后,剩余的杂质钙血液不需要,骨骼也不再收留,因而,这些杂质钙最后沉积或游离在骨关节处,则形成骨质增生。
√老年痴呆。我国老年痴呆患者达600万,每年新发病率约1.2%。由于脑细胞会消耗人体大量的氧气及营养,特别是维生素的消耗极大,因此,若保持头脑灵敏,需不断地大量摄取维生素,预防老年痴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yC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