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欢迎阅读!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
作者:王立峰
来源:《新长征》 2017年第1期
王立峰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
党”“坚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集中整饬党风,严厉惩治腐败,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思想建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灵魂,而制度治党则是全面从严治党的躯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持主观与客观的辩证统一,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政治生态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常态和政治发展的外部环境,良好的政治生态有利于政党建设和国家建设;恶劣的政治生态则可能腐化人心,甚至动摇党的执政根基。
一、思想建党,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新时期,我们党面临着治国理政的考验、改革开放的考验、长效反腐的考验和复杂国际形势的考验,还要直面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和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考验和危险是长期的、严峻的、复杂的。
马克思认为:“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思想建党的关键在于不断强化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抓好思想道德教育,改进党员的思想作风,提高党员对党性的认知。作风问题的本质是党性问题,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重点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加强道德修养,同时还应注重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风建设一定要咬住
“常”“长”二字,经常抓、深入抓、持久抓,持之以恒地纠正“四风”,保障党风民风向善向上。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要以《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为标准,将党员领导干部的自律规范从“廉洁从政”扩展到“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等方面,使广大党员干部在处理“公与私”“廉与腐”“俭与奢”“苦与乐”方面有所遵循,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补足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抓住重要节点,紧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问题。紧盯“四风”问题的新形式、新动向,释放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同时,以优良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发挥优秀党员、干部和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务实管用的体制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保持力度、保持韧性,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二、制度治党,扎紧规制权力的制度笼子
“善为国者必治其身,善为权者必先正其行”。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小治治事、中治治人、大治治制”。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应有坚强的制度作保证。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制度治党,全方位扎紧制度的笼子,更多地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用制度治党,就是要依法依规治党,把制度治党纳入国家治理现代化和中国特色法治国家的体制框架之内,实现执政党治国理政的规范化、程序化与科学化。
制度治党是法治思维在党建中的具体运用,核心是通过制度编织起权力的牢笼,防止权力腐败和异化。古人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制度不在于多,而在于
精,在于务实管用。要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继续制订完善党内法规,维护党章的严肃性,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突出权力运行这个重点,从程序机制方面着手规范制度的实效,围绕用人、用钱、用物等环节的制度设计,避免制度过于宽泛而导致“牛栏关猫”等问题的出现。坚持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法外特权,没有免死金牌,重点关注党员领导干部这一特殊主体,不留制度的死角,不开“暗门”和“天窗”。强化执纪监督,保障制度治党的实效。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必须强化执纪监督,实现问责的制度化与程序化。把党内监督同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同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审计监督、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协调起来,形成监督合力。狠抓制度执行,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积极推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取得实效,把问责监督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抓手,让失责必问成为常态。将失责问责制度化和长效化。监督如悬在党员领导干部头顶的利剑,震慑作用显而易见,有助于“不敢腐”环境的建立。巡视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效结合的重要形式。从严治党应擦亮巡视利剑,聚焦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效果。以贯彻执行《巡视工作条例》为契机,提高依规依纪巡视能力,推动巡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三、实现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契合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为行”。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行动是思想的落实。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应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才能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战略目标。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政党能够永葆生机活力,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永远得到民众的拥护,就是因为这个党的队伍能够永远保持其先进性。而先进性就来自于这个党时时刻刻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在思想上建党,在制度上治党。思想建党以理论创新为要务,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支点,以理论武装头脑为途径,实现思想净化、道德自律、清正廉明、作风正派;制度治党以建章立制为准绳,以权力制约为目标,以责任追究为后盾,突出强调制度实效,要求有权必有责、有责必担当、失责必追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思想建党注重道德自律,核心是如何改造人的主观世界,强调以教育感化、理论学习、文化熏陶为途径实现理想信念的转化和精神品格的提升;制度治党注重规则他律,核心是如何调整人的客观行为,强调以法治意识、制度规制、程序公开、责罚分明为方式实现外部行为的规训,使遵纪守法成为常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二者唇齿相依、相辅相成,共同营造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新生态。
(作者: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大学廉政研究与教育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雷博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vx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