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论新时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欢迎阅读!
浅论新时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
摘要】 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时期,需要初中地理老师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更新观念,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新时期 初中地理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9-033-01
地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 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新时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中要认真加以重视。
一、合理引导新课程,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课前引导的好,那么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也会非常顺利。所以,老师要用情景、故事引入等方式,提起学生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经纬线时,老师可以问学生知道那里的苹果最好吃,或者是那里有极光等问题,然后准备地图等用具,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然后开展接下来的环节。 二、渗透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教师的一项重要使命。 要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地根植于心中, 为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例如,在讲解宝岛台湾的时候, 不但要讲台湾的重要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物产资源,还要讲解台湾的历史。 从 1894 年甲午中日战争讲起,中国战败后 被 迫将台湾 及 其附属 岛 屿 割让给日本 ,1943 年 中美英三国在 《开罗宣言 》中 ,明确指出,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这其中钓鱼岛就包括在内。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日本近来却要实现“国有化”从而导致中日关系跌至冰点, 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为所有炎黄子孙所不能容忍,钓鱼岛问题完全由日本方面挑起, 日本应该深刻反省其战争罪行, 军国主义行径遭到亚洲各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日本必须正视现实,取得包括中国在内的曾深受其害的亚洲邻国的谅解,这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也有利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安定与发展。 在讲解地理知识的同时,又渗透了有关的时事和热点问题,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 又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加强直观性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可以多运用多媒体,通过多维地图增强地理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通过下面三种方法来加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首先,可以通过实物、地球仪、幻灯照片等资料来表现具体的地理形象;其次,可以通过教师生动丰富的语言,创设具体的地理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最后,通过简洁的线条符号和地理示意图形以及少量的说明文字来表达一定的地理知识内容。因为初中生的时空思维能力有限,所以教师必须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现象通过直观的形式展示出来,并适时进行必要的点拨、讲解,引发学生思考。必要时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暗示或提醒,同时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强化自主表达能力。
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提出质疑, 树立创新意识
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质疑的过程就意味着学生的思维中出现了新思路, 其实就是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地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多多鼓励学生对所学知
识提出质疑, 让学生要有敢于质疑的勇气,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稀奇古怪的质疑要包容, 耐心的引导学生, 这样学生对所学的地理知识才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在以后的课堂学习中才能更加大胆地提出质疑, 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的发散性的题目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挥空间, 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独立思考就能够发展自身的创新意识, 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五、注重合作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合作研究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非常重要。利用合作研究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地理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亲身感受地理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老师在建立学习小组时,要根据学生的成绩、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合理分组,建立的小组应该是合理分工,互助互補的,不能把层次一样的学生放在一起,以免出现学习差的小组完不成研究任务。同时,老师要在研究问题时多多引导学生,为学生解答疑惑。 六、尊重差异,采用分层教学策略
每个班的学生层次都不相同,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都不相同,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根据不同层次的情况来设计合理的教学模式。新课程标准下要求老师面向每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实现教学目标分层化、考核标准分层化。 七、关注学困生,掌控课堂。
课堂上我习惯于关注学困生的学习状态,提问的对象也多倾向于学困生,绝不允许老师在讲台上演独角戏的情况出现。学困生是课堂上的不安定因素,时刻关注、鼓励引导,才能消除这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好动喧哗而对课堂造成的消极影响,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 八、注重课堂内容的延伸
教师要把课堂教学这个“小社会”与课外活动这个“大社会”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大胆去创新、去探索、去实践,让学生把理论知识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增长见识,并且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赵淑琴.新时期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魅力中国》.2016.05
[2]李洁.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激发初中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J].《学周刊》.2016.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tZ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