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刘蒋巍: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成因及应对方法》,欢迎阅读!

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成因及应对方法
文/刘蒋巍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当前我国青春期青少年的行为问题检出率接近百分之十五,特别是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个人情绪的控制、行为障碍与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最为严重。其中,内心恐惧、神经衰弱、敏感焦躁、抑郁等问题的检出率高达百分之二十。
反观孩子的教养和陪伴对象——家长,则是经常会有抱怨和困惑,认为无法与孩子沟通交流,孩子叛逆、不听话,也不知道孩子整天都在想什么,不理解孩子的行为,走不进孩子的内心等等。这些都是家长面对青春期孩子的一些常见问题,其中叛逆是最突出的一点。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却也常常认为大人、老师不理解自己。这样的隔阂是家长在处理与孩子关系的过程中面临的核心间题。那么,面对这些间题,如何正确看待,如何有效化解,如何避免问题恶化蔓延呢? 首先,凡事皆有成因。面对问题,由果朔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间题。在成年人的思想观念中,青春期孩子的某些行为习惯是很不可思议、很难被理解和接受的,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社会中普遍存在。因此,青春期孩子的各种成长特征和心理特点,则是家长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的。
青春期是孩子人生成长过程中关键也是特殊的阶段,孩子由童年走向了成年,期间伴随着性发育和性成熟。孩子要面对的是生理和心理的剧烈变化,孩子的社会化表征将越来越明显。大部分孩子青春期的时间一般在10-12岁之间,个别孩子会提前,也会延迟。
然而,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所面对的还有学业的日益紧张、学习负担的日益加重,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等间题(特别是小升初、初升高等敏感的时间节点)。综合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问题特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方面
通过调查和日常案例分析,有超过一半的青春期孩子存在学习困难和障碍,最主要的问题是学习压力大、厌学、注意力不集中、考试焦虑、知识接受困难等。 2.人际关系方面
调查显示,近四成的中学生存在人际关系的问题,体现在与家长、老师、同学的关系处理上,其中这个时期的孩子与家长的关系危机最为突出。最主要的原
1
因是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伴随过于严厉的要求和不当的教养方式,同时缺乏沟通,亲子关系恶化严重。 3.自我方面
研究表明,大部分的青春期学生在自我的认知上存在问题,如无法正确认识自己,定位自我,自尊过高,自信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在自我行为控制上,不少学生日常情绪波动过大,消极的心理过多。 4.自制力方面
青春期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普遍较差,意志力薄弱。这个时期的孩子心理上的突出特点是成熟化倾向明显,有成人感,认为自己已经成熟长成大人了。因而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明显地表现出成人的样式。但是,其生理心理上的变化和未成型又让他们在很多方面表现出自制力薄弱的一面,由内而外地显示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
(1)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基于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孩子的独立意识日益强烈,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成人化的表征,比如,不愿他人特别是父母过多地干预和介入自己的生活,对于频繁的话语唠叨容易产生厌烦和抵触的情绪。在对待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务时会有自己的判断和理解,而且这种独立的认识意识相当强烈,很难认可家长的意见。因此,在认识上显得带有冲动非理性的成分,甚至对传统权威常常持有标新立异的意见,往往喜欢颠覆、解构,认识和判断方面显得过于偏激。然而毕竟受年龄限制,青春期孩子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不足,往往在某些事务的判断和处理上受挫,加之无法实现经济上的独立,不得不转而向家长寻求支持和帮助,在这一方面,又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2)成人感和幼稚感的矛盾
这一点是就青春期孩子自身而言的,上文所提的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其在个人行为、思维认知和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强的成人感,而受制于年龄和人生经历乃至知识层次的局限,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存在较大的盲目冲动色彩,体现为孩子气和幼稚性。 (3)开放性与封闭性的矛盾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成人化转向,让孩子需要与他人平等交往。所以他们渴
2
望有平等的人际关系,期待心灵敞开的交流,不过由于人与人之间的性格、环境、经历等差异,往往在日常生活中找不到合适的倾诉对象,转而对自己诉说,体现在个人日记、QQ心情、个人博客当中,而且往往加密,不轻易分享。含有强烈的自尊,渴望被知道被理解但是又害怕被他人了解的矛盾与纠结。 (4)渴求感与压抑感的矛盾
由于这个年龄的孩子在性发育方面较为迅速,性特征表现明显,因此,他们会表现出强烈的与异性同学接近、相处、交往的渴求,而且有意识地喜欢在异性同学面前表现自己,逐渐有了朦胧的爱情念想,恰恰这个时候又是学习紧张、学习压力大、竞争剧烈的时候,再加上来自家庭和学校乃至社会舆论的影响与限制,使得他们对于这种渴求感必须有所压抑和遮掩。
因此,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可以说是在矛盾纠结中慢慢发展而趋于成熟的,就是这么一个特殊而敏感的自然成长的过程。
作为家长,应了解和理解孩子,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特别是引导和协助孩子做好情绪排解和学习生活安排以及生涯规划等。
家长必须立足于以上的认识做好孩子的教养工作,特别是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研究表明,青春期孩子人生走向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和谐、文明、开放、民主、包容、理解的氛围较好的家庭,往往会使孩子保持良好的健康成长状态,而争吵、埋怨、冷战、家暴、漫骂等频繁发生的家庭环境,则会严重干扰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们必须从科学的角度真正理解孩子在青春期的种种行为,不可将教养的责任一味地寄望给学校和老师,而自己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只有用心关注、细心呵护,才能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只有理解和沟通才能让孩子愿意敞开心扉对家长倾诉,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走向阳光,唤醒内心的真、善、美。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