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提笔忘字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大学生提笔忘字心得体会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一班 祝秀琴 1250411015 如今,编辑手机短信、在电脑上打字正在取代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发现,当自己需要写几个字时,竟不知从何下笔。 大洋网曾做过调查,近43%的人基本全用电脑写字。对中小学生来说,字帖学习书写汉字早已让位于奥数、英语的补习课程。大洋网的调查表明,高达80%的受访者有过“提笔忘字”的尴尬,有近50%的人承认“有些字怎么也想不起来”。民意中国网和北京益派的调查也表明,83%的人曾经“提笔忘字”。不少人因工作中文字处理多使用电脑,用笔越来越少,时间一久出现了废用性障碍,即“电脑失写症”,遗忘了汉字的书写方式和艺术,但很多人对网络语言、网络流行语的使用,却是得心应手,成为主要书写方式。
对于以上数据,我并不陌生,这次的毛概调查报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数据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提笔现象的现状堪忧。 面对中国汉字存在的这些危机,有的文化评论者提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字记载着中国文化的变迁,中国人的一切情感,都藏匿在小小的方块字中,如今却在电脑和手机的冲击下面临危机,当书信被电子邮件和手机短信取代,当写日记变为写博客„„长此以往,汉字会消亡吗? 西方一位文化批评家曾经指出:当代人们在图像、印刷品泛滥之下正在失去语言表达的能力,这是一种语言的异化现象,也是一种文
化的异化现象。观照当下技术生活领域、文化领域、娱乐生活领域乃至新闻生活领域,这位批评家的深刻洞察,似乎正是对此而说。 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语言、文字与生活互相渗透,与时代的心灵和精神具有密切的联系。今天,我们提笔忘字、患上“电脑失写症”,网络语言泛滥,或者是汉字被肆意错改、错用,乃至用许多符号来代替文字的使用,实际上反映出今天人们的心智、情感、精神和创造力,越来越趋向于衰弱和萎缩,正在陷入精神贫困。有鉴于此,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汉字。
专家介绍,电脑失写症的病因是:在电脑上敲字缺少笔迹的书写感和印痕感,对大脑的语言中枢产生不了刺激作用,从而造成了失写现象。不仅是提笔忘字,手写文字潦草、难以辨认,甚至提笔写字时首先想到的是简单的汉语拼音和各种代码也叫电脑失写症。
实际上,手写汉字对锻炼大脑、增强记忆力、培养思维能力十分关键,电脑始终无法取代人脑,打字也不应该取代手写。尽管许多人在敲字时得心应手,但大脑中缺少必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使得逻辑性和语言功能产生某种障碍。不过,出现电脑失写症也不要过于惊慌,只要养成定期阅读和手写的习惯,就能够强化对汉字形状的记忆。
对于提笔忘字现象,大学生出现的状况尤为严重。大学生不比小学、初中生,大学生开始对于文字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而小学生对于文字只是初步了解,对于调查的结果,我只能说,这是到了该觉悟的时刻了。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起千层浪: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k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