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校教研计划研制的几点思考

2022-10-13 12:4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学校教研计划研制的几点思考》,欢迎阅读!
教研,研制,思考,计划,学校
关于学校教研计划研制的几点思考

作者:符冠华

来源:《新教育·科研版》 2020年第4



东方市教育教学研究培训中心 符冠华

【摘要】本文作者针对有些学校的教研工作教研计划缺乏实质性和可操作性,撰写形式不规范,缺乏对一年教研工作的方向性指导及其引领,教研计划不能涵盖学校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不能突出教学教研工作的重难点等等问题提出来几点思考。

【关键词】学校;教研计划;研制;几点思考

在学期结束或新学期来临之际,中小学校、幼儿园的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如何撰写,是教师们时常热议的话题。制订教学教研工作计划,是随新学期到来应运而生的一项教学常规工作。近年来,我市在教学常规检查评估工作中,被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其中一项较为严重的问题是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制订不合理。一些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空话、套话、大话连篇,偏离学校教学实际,不能很好地研究、解决学校的核心问题。教研计划缺乏实质性和可操作性,撰写形式不规范,缺乏对一年教研工作的方向性指导及引领。教研计划不能涵盖学校教研活动的具体内容,不能突出教学教研工作的重难点,不能得到全员认可和参与实施,以致教师投入教研的积极性不高,学校整体教学教研能力低下,达不到新形势之下教育较好较快、均衡发展的目标。为此,本人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学校教研计划研制的几点思考,与同行商榷。

思考之一:学校教研计划应突出核心教研问题

陕西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学院教授、陕西省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心主任梁朝阳在《学校发展规划研制——sdp的方法与技巧》一文中明确指出,教研工作计划是学校教育常规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学校开展教研工作的事前布置,是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夯实而服务。一切教研活动计划,必须具有确切的可行性。学校教研工作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离不开学校教学实际,教情、学情、资源和教学程序。一份好的学校教研工计划,是在充分确定教研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活动方案,对学期或学年的主要教研活动做出决策和选择最佳方案。基于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工作,为了解决好教与学的实际问题,教师要从平常的教学工作中发现问题,归纳共性问题,形成课题意识,研究解决问题,这就是教研的核心问题。

前些年,我们中小学校的一些教研计划,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不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教研计划长期停留在听、说、授、评课的层面上,活动单一,流于形式。有的学校教研活动,干脆每学期由各学科教师轮流“坐庄”,今年“我做公开课”,明年就“你来做”,这样的教研活动就像“白萝卜炒红萝卜”,最终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思考之二:学校教研计划应突出引领教学的作用

学校教研计划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职责指向文本。其最大的功能就是教学工作的导向与引领。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其清晰性、方向性,能让学校的其他工作的行动效率更高。在学管理当中,每一个部门、每一项工作计划管理者(或教研计划制订者)首先萌发的是初步的感性计划。在经过严谨、科学的论证,充分掌握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并经过工作实践检验以及同行的评议后,再使之成为理性的工作方案。学校教研主管部门要在一个教研计划出台之前,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验证:一看其教研设置内容的依据是否科学,是否具有实践性和研讨性;二看对校本教育教学是否起到引领作用;三看是否指向师资培训、质量提升和学生学习


四要关注每次活动的效益评估及其整改促进。学校每一次开展的教研活动,都要反思研究

实际效果、研究价值及其正能量引领,较大限度地发挥教研计划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引领功能。

思考之三:教研计划应渗透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所具有发展内涵的学校,其教育教学工作管理,必须是保证校本教研的先行指导。最成功的教研计划案例,无疑是包含:教研目标、教研计划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融合、教研任务要达到的要求。从2018年春季,我市教研室出台的《东方市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其中的第四款明确要求,学校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做好“六定”,就是指教研活动要定好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程序、活动地点、活动人员以及中心发言人。教师要将更具体的教研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员以及设施、资源配置等,渗透到学校日常的教学程序当中,开展积极有效的教研活动。2019年秋季,我们在检查学校教学常规工作时惊喜发现,我市各中小学,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校,虽然学校规模大小不一,但其教研计划较为完善、详细,能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作,设置更具体、更有针对性的教研内容,涵盖全年度的整个教学工作,覆盖到每个年度的教计划和学期教研计划当中,甚至覆盖到教师日常教学反思计划当中,并附有具体的每周教研行事历。充分挖掘与开发校本教研资源,运作“走出去、请进来”的教研模式,渗透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做到课课有教研(课前教研),每课有教案(集体备课),真正起到将教研活动渗透教学活动、引领课堂教学的作用。从我市几所省级规范化学校的教学常规工作来看,各学校都有一份良好的教研计划和一批具有强大教研执行力的教师,学校的教研氛围日臻形成,理论引领教学,教研支撑课堂,教师角色在变,课堂在变,学生在变,学校在静悄悄地改变。正如李镇西博士所说:“一所学校,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有先进的教育理论引领,就能发挥较大教育空间”。

思考之四:教研计划应是教师全员研制的结果

一份良好的工作计划必须是教师全体、大众民主意识的产物。只有全体人员的广泛认可,方能调动各学科教研活动较大的执行力,才能发挥更大的教研效益。东方市教研室在每学年召开的全市教研工作会议上反复强调,对中小学校教研工作计划的研制,一方面要在教研工计划出台之前,要求学校领导召开教研专题会议,广泛征求每位科任教师的意见,群力群策,教研计划的制定具有民主性、创新性、主动性。另一方面,教研计划既需要科学教育理论撑,又需要教师群体积极研究学校教研的历史和传统,研究校本教育教学现状及其教育信誉,以及当前学校教研队伍建设情况,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学习经验,教师的科研水平及其获得成果与经验。特别是要深入了解校本教研工作的传统优劣势、机遇和威胁后,开拓创新教研,调动和运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教研因素,制定出适合学校未来发展的教研工作计划,使教师们豪迈地走上教学研究这条自身提高之路。

思考之五:教研计划应充分体现校本教研重点

一份工作计划,在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形成之后,关键的问题在于学校教研重点的体现。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精力有限,对于教研计划的实施,不可能面面俱到,解决方法应该是主次分明,有所侧重。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怎么做?谁来实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与策略?教研的重点工作放在哪些方面?执行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不可否认,我市一些学校在研制教研计划时是极少考虑教研重点,尤其是针对学校每个学年、每个学期、每月和每周的教学重点工作,要对应性地确定教研重点。校本教研需要怎样地跟进与服务教学?应做好哪方面理论支撑与资源共建?需要学校领导作出哪些积极的判断?不落实教学重点的教研计划是背弃教研目标的计划,会导致教研活动流于形式,这是达成不了教研目标的主要根源。另一方面,教研与教学需要采取什么现代相关手段?要动员哪些学科教师和学生参与?事先运用什么资源?创造那些条件?排除什么困难?这些都将成为我们研制教研计划需要解决的前提条件,甚至是难点问题。因此,研制学校教研工作计划,还需要遵循学校教学规律,胸怀全局,妥善安排,


既要从宏观上对学校总体的教学时限进行掌握,又要从微观上进行阶段性教学程序的考虑,做好每个活动环节上的精心安排,尤其是人力、物力、时间和教研资源的统筹安排,做到学校教学重点突出,体现教学重点在教研计划中的地位。

目前,我市中小学教研活动有条不紊、方向明确地进行。各学校正在着力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和研制学校教研计划,体现教研重点,寻找校本教研的核心问题,发挥教研对教学的引领功能并将其渗透于教学当中,开展卓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只有研制出这样的教研计划,才能真正引领学校教学,学校教育才能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Zx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