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构建自然保护地统一评估标准

2022-12-06 06:21:3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讨】构建自然保护地统一评估标准》,欢迎阅读!
保护地,构建,探讨,评估,统一
【探讨】构建自然保护地统一评估标准

按照2018年初国务院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自然保护地工作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逐步形成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中国特色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至此,我国自上而下的自然保护地垂直管理体制进入实践阶段。笔者认为,充分发管理集中、层次清晰、职责明确等优势,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自然保护地的严格保护、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是助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空间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 目前,我国逐渐形成了类型齐全、分布合理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充分发挥了保护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物种和自然遗迹资源的重要作用。国家公园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在管理机构改革、管理制度、生态修复、社区生态发展机制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与此同时,一方面多数自然保护地所延续的评估标准非常完善,可以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国内尚未有符合管理需求和发展需求、代表各类型自然保护地内涵的统一评估标准。这项工作目前还处于空白状态,与我国自然保护地统管理、垂直管理工作方向严重不匹配。鉴于此,构建自然保护地统一评估标准对于现阶段国家自然保护地管理工作有如下四项重要意义:

1. 与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互补,加强自然保护地统一与垂直管理。目前我国各类型保护地立法管理、国家公园法律制度尚在完善过程中,全面依法建设管理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建设统一评估标准可以与尚不全面的自然保护地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互补,快速形成保障和监管机制,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地统一与垂直管理

2. 促使各地方政府加大对生态保护、自然教育投资力度,强化管理提升改善保护地软硬件水平。在全国自然保护地中筛选出一批质量过硬,吻合生态资源保护、探索研究、自然教育、游憩体验、经济发展等核心发展要素,在国际上有竞争力,在国内真正成为标杆的精品自然保护地。


3.

4. 塑造中国自然保护地的国家形象与地域形象,保持科学、适度商业活力。通过评估与认证打造自然保护地金字招牌,立足所在地的发展需求,除严格保护区和生态修复区外,为开发运营非资源破坏性或非资源消耗性的项目提供品牌支撑。

5.

6. 为自然保护地管理提供了标准化依据,加快自然保护地建设;满足普遍保护、国民游憩、自然教育等多重需求,提高自然保护地及所在地知名度,提升周边区域商业价值。

国家自然保护地中“5E”评估标准体系,是自然保护地共同发展方向最核心的五大因素。“5E”评估标准体系包括生态资源、探索研究、教育展示、体验游憩、经济发展5项内容,“5E”是五大因素的英文首字母,简要解释如下:

生态资源标准(Ecological resources):基于资源评价,对自

然保护地的资源价值、资源质量、资源保护、资源稀有性、资源特殊性、资源生态完整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探索研究标准(Exploration Research):基于科研评价,对自

然保护地的科研调查、学术研究、科普研究等依据学术成果进行评估。



教育展示标准(Educational Exhibition):基于自然教育评价,

对自然保护地的教育活动、科普内容、科普教育设施建设、出版物、科普解说体系、教育宣传、信息化建设、展示交流等方面进行评估。



体验游憩标准(Experience Recreation):基于国家公园体系

的游憩、生态旅游评价,对自然保护地的游憩基础设施、交通可达性、体验游憩线路、信息化建设、游客评价等方面进行评估。



经济发展标准(Economic developmentent):基于综合管理

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对自然保护地的管理方式、区域产业赋能、品牌建设、社区发展等方面进行评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Z3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