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28 03:2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组织建设,规范化,对策,基层,存在
---------------------------------------------------------------范文最新推荐------------------------------------------------------

基层组织建设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剖析

制度规范建设与跨越发展形势不相符合。一是制度不系统。各镇、街道虽然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汇总起来多达100余项。制度比较多、杂,缺乏系统性归纳梳理。有些制度制定的时间比较长,没有适时更新,需要进一步修订完善;有些制度制定后,在基层没有实施,形同虚设;有些制度不够简洁明了,缺乏可操作性。二是制度制定条块分割。现行制度大多是各部门和镇、街道自行制定的,缺少部门以及镇、街道之间相互联动,制度之间有交叉。三是制度执行缺乏刚性。虽然制定了大量的制度制度执行本身缺乏刚性约束,一些基层组织执行制度不力,如民主理财制度,仅在少数单位执行;村、社区会计一般隶属村、社区管理缺乏独立自主性。对制度执行仅限于条口专项检查,对大额敏感资金拨付使用缺少上级对下级的专项检查,作随意性比较大,缺少计划性。对制度执行本身缺乏监督,对执行效果缺少评估。镇、街道内部审计一般由审计所牵头,相当于自己审自己,缺乏公信力和约束力。村干部离任审计每隔2-3年开展一次,周期较长,审计缺少时效性。

基层权力责任与运行体制机制不相匹配。一是镇、社会管理能没有充分履行。基层承担了经济发展、基层建设、社会事务等多方面的职责和工作特别是开发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任务比较重,牵涉的精力比较多,社会管理等基础职能没有很好地履行。二是镇、街道

1 / 3


---------------------------------------------------------------范文最新推荐------------------------------------------------------

与新区有关部门和单位关系没有理顺。镇、街道对于征地后20%的农用地土地补偿费和未利用地、集体非农建设用地全额的土地补偿费问题反应比较强烈。对于大项目推进,项目牵头单位和实施主体缺少与镇、街道以及村级组织沟通协调制度。对于重要信访答复,一些单位反映,要与镇、街道多通气,统一口径。三是村、社区运转缺少经费保障。基层普遍要求新区提高财政转移支付标准。村、社区除大港、丁卯街道少数村外,普遍缺少造血功能。对于拆迁村特别是整建制拆除村,集体拆迁资金如何保值增值,没有有效的投资途径。

基层队伍现状与开发建设重任不相适应。一是整体素质不高。层干部大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化的培训,理论素养和专业水平不高,别是对财务、会计、审计等专业岗位人员,没有任职资格规定。村级财务人员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偏低,许多村会计没有会计资格证书,财会业务水平低。大多数社区干部都是农村拆迁后进入社区工作新型城市社区的管理模式和工作要求有所脱节。二是人员配备不足。基层财政所、审计所人员配备不足,审计人员大多都是兼职,相对日益增加的工作任务,现有职数配备满足不了工作需要。三是后备力量青黄不接。村级后备力度严重不足,部分村、社区干部与后备力量之间形成断层,一些村出现无人愿做村干部(或做村干部的愿望不强烈)的现象。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明显存在“三多三少”现象:年龄老的多,年轻的少;年轻党员组织关系挂靠的多,经常参加村组织活动少;文化低的多,高的少。四是部分单位用人欠缺规范。各镇、街道普遍存在用编外人员现象,将一些村、社区干部调入机关工作,将大部分大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X7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