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城西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园本课程建设的三个误区和思考

2023-01-23 03:17: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萧山城西幼儿园教师教学论文:园本课程建设的三个误区和思考》,欢迎阅读!
萧山,课程建设,教学论文,城西,误区
园本课程建设的三个误区和思考

园本课程与园本课程建设 一、园本课程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的正确理解直接影响到园本课程的建设及其成效。对这个问题的误解也会造成虚假的、错位的甚至是反科学的,所谓“园本课程”的泛滥。对这个问题进行任意的、错误的解释,有可能给幼教领域中过度的、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甚至是违法的商业化操作找到所谓的“理论支持”。

园本课程不同于本园课程本园课程一般是以特定幼儿园的人员为言说者时使用,这时,本园之“本”仅是人称指代,意为“我”或“我们”。本园只是确定了幼儿园正在使用或实施的课程没有确定幼儿课程的性质。本园课程可能是在多课程中选择了一种;也可能是以借鉴为主,有自己开发和构建的成分;也可能主要是自己开发和构建的,即园本的。

园本课程之“本”是对课程性质的限定,意为基点、基础、出发点,也可引申为条件、现状。因此,园本课程是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构建的课程 我们对园本课程的基本界定是:园本课程是以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为指导,以幼儿园现实的环境和条件为背景幼儿现实的需要为出发点,幼儿园教师为主体构建的课程园本课程不是可以无视法律法规的,尤其是法规中关于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宗旨必须坚决地执行。园本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幼儿园和社区的课程资源,应充分与现实生活建立联系,应充分关注特定幼儿园的幼儿及教师的发展状况。园本课程追求的不是要有自己的课程而是要有适宜于自己的课程宜性是园本课程的最根本的特性。园本课程应该适宜于特定的幼儿园,更应该适宜于特定幼儿园中的幼儿

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幼儿课程应该是园本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幼儿园在近期内都能建成园本课程甚至,对一些师资等条件较差的幼儿园而言,以普适课程为基础,结合幼儿园自己的特点,适当地作一些改造,才是最好的园本课程园本课程幼儿园经过长期的努力所追求和达成的结果,幼儿园的课程理念成为了课程的实践,幼儿园的现实资源转化成了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实际影响的因素。园本课程的真正形成,有赖于园本课程建设的过程。园本课程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只要开始建设了就有了园本课程目前,很多幼


儿园都在努力建设园本课程但真正形成园本课程幼儿园并不多见。这不是说园本课程高不可就,而是说明园本课程的建设是一个长期、艰巨、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的过程。

园本课程建设的几个误区

1. 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教材编写

幼儿园出书、出教材(课程方案)是无可厚非的,教师和幼儿园享有著述权。事实上,有的教师和幼儿园出版的书籍也是很有价值的,尤其是那些来自实践、经过长期深入研究的成果是我国幼儿教育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为出书而劳民伤财,出的书又无实践价值的情况并不少见。在某些地方,幼儿园自己出教材几乎成了园本课程建设的代名词。比较课程建设和改革的水平高低似乎就看有无出版物。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状况。

一个好的课程其衡量标准不是是否出书,而是其实践成效。要看它是否最有利幼儿发展,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教育资源,是否有助于教师的成长、家长的成长和幼儿园总体办园水平的提高。诚然,园本课程的建设应该包括文本建设,文本并不等同于出版物,更不能用是否出版作为衡量文本建设水平的尺度。幼儿园的课程理念、课程计划课程内容、活动设计、教师的观察记录和教育笔记、各种讨论和会议记录、家长的书面意见和建议、各种评估的结果、教师的工作结、各种评估的工具等都是幼儿课程文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建设应该关注所有的这些文本的积累和提升衡量文本建设水平的主要尺度是:能否体现观念的发展、能否反映幼儿发展的成效;能否看到教师和其他人员的发展和变化。 2. 把园本课程建设等同于树立幼儿园的特色

幼儿园的特色是幼儿园在长期办园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在幼儿园发展过程中生长起来的。

特色不是刻意追求的,特色不是外在的标签,特色源自内在的力量。幼儿办园不是为了特色,但优秀的幼儿园总是能够显现自己特色。不是因为有特色,幼儿园就是优秀的,而是优秀蕴涵了特色。特色是有层次的。幼儿园整体的特色,有管理方面的特色,有课程方面的特色,有环境方面的特色。因此,有特色并不意味着幼儿园全面工作的成就,幼儿园全面的工作不能仅靠某个所谓的特色来支撑。当前,有一个情况值得我们关注。有些幼儿园将彰显特色作为园本课程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UW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