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粮油储藏大豆储藏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2023-02-10 09:0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国家标准粮油储藏大豆储藏技术规范编制说明》,欢迎阅读!
储藏,技术规范,大豆,国家标准,粮油
粮食储藏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1.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工作等)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国家标准的制定项目,2007年由国家粮食局提出,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立项批准,并于同年下达标准制定计划标准的制定工作由河南工业大学负责,河南工业大学为主要研究起草单位。

起草单位征求了一些标准使用单位的意见,根据我国大豆储存的现状和国家新出台的有关法规,对标准的部分技术内容进行了修订,并到有关单位进行了验证,形成本标准《粮食储藏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后,形成《粮食储藏 大豆储藏技术规范(送审稿)

2.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实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2.1 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结构、技术要素和表述规则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规定的表述方法及要求编写。

制定技术内容适应我国大豆储藏生产的新形势和国家关于食品安全卫生的新的法规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大豆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

2.2标准制订必要性

从粮食安全来看,随着国内态势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程度加深,国际市场对国内粮食供求和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2007年,我国大豆产量1350万吨,而大豆进口量为3082万吨,对外依存度高达70%。保持国内粮食市场和价格的基


本稳定的难度加大。我国的大豆储备很好的控制了国内粮食价格的平稳。粮食是基础性公共产品的属性决定了国家应扶持粮食生产仅靠市场调节难以解决粮食供需矛盾。从粮食品种和区域结构看,中国粮食生产与消费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小麦、玉米和稻谷产销基本平衡,但大豆产不足需,缺口较大,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这些矛盾将更加突出。

粮食仓储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储粮新技术和新成果不断涌现,我国储粮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因此,系统地制定和完善相应技术规程、规范已刻不容缓。现有粮食储藏技术及常规操作规范已很难满足大豆储藏的需要,制定《大豆储藏技术规范》已势在必行。

3.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使

3.1 标准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安全储藏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入仓过程管理储藏期间技术措施、基本工艺、技术方案和粮情检测分析与品质检验等内容。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储存在粮油仓房内的大豆的安全储藏管理 3.2

重点应用GB 1352《大豆》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等国家标准,以及LS/T 1211-2008《粮油储藏技术规范》等涉及大豆储藏的相关技术规程。 3.3

重点提出了能够满足大豆安全储藏的“仓房设施”和“粮食质量”的基本要求,以及通风系统、熏蒸系统、粮情检测系统、干燥系统、动力和其它设施设备的“技术条件” 3.4

重点从“收购检验”“暂存”“降水”“清理”和“仓储设施设备准备”五个环节,简要阐述了大豆出仓前的准备工作 3.5

大豆脱粒后要抓紧整晒,降低水分。需要长期储藏的大豆水分不得超过12.5%,含水量再高,就容易霉变。大豆的杂质1.0%;水分≤12.5% 3.6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P8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