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全》,欢迎阅读!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全
8.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全
10.肌肉、皮肤有弹性。
导读:本文是关于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大全,希望能帮助到您!
其中前四条为心理健康的内容;后六条则为生理、形态方面的内容。
心理健康基础知识
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
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且是身体、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同
1、行为与生活方式(吸烟、酗酒);
时还要包括良好的道德品质。
2、环境因素(内环境--免疫力、营养状况;理化环境—气候、
健康的定义细则包括:
空气、水源污染、住房、工作环境;生物环境—病毒、细菌、动物、植物;社会环境—家
1.有足够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庭、社会、学校、工作场所);
2.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3、生物因素(年龄、性别、遗传);
3.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4、预防性卫生服务:包括医疗条件、预防接种、健康知识普及等。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
健康的“四大基石”:
5.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6.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心理健康的标准:
7.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易发炎。
第 1 页 共 2 页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1、智力正常; 3、医学标准:是从医学角度出发,用判断躯体疾病的方法来判断心理是否处于异常状态,
2、情绪良好; 具体而言就是依照是否存在症状和病因作为判断心理是否异常的标准;
3、人际和谐; 4、社会适应标准:这是以社会常模为标准来衡量。所谓社会常模是指正常人符合社会准
4、适应环境; 则的心理与行为。如果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与社会不相适应,就被认为有心理或行为异常
5、人格完整。 的存在。以上每种判断标准,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需要综合分析利用。
心理问题就如同“感冒”一样,几乎人人都会遇到。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 异常心理的后果:
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心理健康是建立在生理健康的基础上的,二者不能截然分开,应将 影响工作学习生活、冲动伤人或自杀、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焦虑症等)、引
心理健康纳入到总体健康的定义中。 起或加重躯体疾病(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
1、经验标准:一是个体的主观体验,即自我评价,二是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被观察
个体的心理与行为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的判断;
2、统计学标准:统计学标准来源于对正常心理特征的心理测量,对普通人群的心理特征
进行测量的结果常常呈常态分布,位
居中间的大多数人属于正常心理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
第 2 页 共 2 页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NE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