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零工经济背景下高职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培养
作者:陈媛
来源:《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年第09期
摘 要:本文在分析零工经济和社会参与素养的内涵与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培养高职学生社会参与素养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零工经济;社会参与;人才培养 1.零工经济与社会参与素养的内涵
随着互联网对传统经济形式的冲击,各种新兴经济形式将在中国诞生。放眼四望,如今的社会,各种“临时职位”日渐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利用多余的时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一定的报酬。人们越来越钟情于独立服务于某个精准的个人或机构。同时,一些公司为了开展短期项目,雇佣一些非合同制的“独立员工”,他们业务能力更强、更加专注,而且不需要缴纳各种保险,灵活又高效。这就是“零工经济”,工作量不多的自由职业者构成的经济领域,利用互联网和移动技术快速匹配供需方。
2016年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零工经济”时代,大学生社会参与素养包括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两个方面。其中,责任担当包括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具有文化自信,尊重中华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能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等。实践创新包括尊重劳动,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具有动手操作能力,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在主动参加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有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的意识等。
2.零工經济背景下的社会参与现状分析
第一,责任担当、法治意识不强。“互联网+”时代,零工经济已然成为一种就业趋势,不仅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在促进就业及人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但是在零工经济发展过程的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如滴滴网约车各种恶性案件时有发生。飞速穿梭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外卖骑手,是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多发群体。闯红灯,逆行,随便占道停车。快递、外卖行业骑手为抢单而乱骑行,甚至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如有些直播网红德薄而位尊,直播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博人眼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二,实践创新能力较弱。据统计,中国现有300万零工从业者。从业者由于思维方式的转变,他们不能忍受单一枯燥的工作环境,乐于尝试勇于探索,并拥有一定的知识、经验和人脉,在“个人+平台”发展模式的推动下,“零工”成为他们的职业选择,增加收入的同时促进了零工从业者的自由全面发展。主动选择打零工的从业者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其中也有很大一部分零工从业者是由于自身无法掌控的外部环境影响而投身零工经济,他们是迫于种种压力下的被动选择,实践创新能力较弱。因此,总体上来看,零工从业者需要加强实践创新能力来服务社会。 3.高职学生社会参与素养培养探索
首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育人之本,在于立德树魂。因此,在零工经济背景的职业教育中,更应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对于高职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不仅仅要发挥思想政治课的领航作用,还要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顶岗实习中。对于高职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好课,始终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不拘泥于知识的传授,更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将每门课中所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传递给学生,思想教育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当担意识及实践创新能力。
其次,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规格与质量。零工经济意味着一专多能,拥有多重身份和多元生活,这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零工经济背景下,不仅要注重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培养,而且要强化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专业技术的积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专业精神、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方面要培养高职学生专业能力,使学生具有专业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另一方面要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不断学习的能力。
最后,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化知识结构。“互联网+”让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这使得高职学生随时、随事、随地都能取得他们需要的学习资源。因此,教师应当全面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转变教学观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优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知识、方法知识,以及人文素质、道德情操、健康心理、优良性格、顽强意志等。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建构,必须要根据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状况,结合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发展方向,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各种资源条件,通过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循序渐进地进行。 参考文献
[1]邵腾伟,吕秀梅.从“斜杠青年”谈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47-48.
[2]邓荔丹.从“零工经济”角度看待高职学生的打零工现象[J].商贸实践,2018(2):80-81. [3]赵腾达,霍艳敏.零工经济引领就业市场变革[J].上海信息化,2017(4):64-66.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吕杰.“互联网+零工经济”就业模式探索[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2):202. 注:
本论文为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零工经济背景下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职业跨界能力培养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EJA18047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N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