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侯氏八段锦简介》,欢迎阅读!
侯氏八段锦简介
4000-5000年前,中国中原大地洪水泛滥,百姓深受雨水潮湿的侵害,筋骨多瑟缩而不达,气血多郁滞而不行,有贤能者发明了“舞”,用来摆脱这些病痛。这种祛病健身的“舞”后来就演变成导引术。千百年来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导引术,其中八段锦是流传最广,对导引术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种。八段锦由八节动作编成,动作简单、柔和而优美、招式舒展大气、起伏飘逸、与自然高度融合、仿佛华丽的锦缎在微风中随性而动。八段锦相传起源于唐朝,真正有文字记载于宋代,流传民间至今已有近千年。八段锦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很多流派,有少林八段锦、太极八段锦、路氏八段锦、侯氏八段锦、邓氏八段锦等传统流派,以及由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健身气功·八段锦,被誉为“国标”八段锦。
侯氏八段锦立式八段锦是八段锦众多流派中流传较广、影响较大、受众较多的一个传统流派,在八段锦练习者中广为流传的拳谚“七侯二路一国标,一武一文一体操”,指的是侯氏八段锦、路氏八段锦和国标八段锦的受众比例,以及功法特色中“武”、“文”、“体操”模式的区别,足可见侯氏八段锦立式八段锦受百姓的欢迎程度。
侯氏八段锦是侯门武学中关于健身养生的入门功法,在侯家拳整体功法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与虎搏功、虎王手杖共同组成了侯家拳较为完整的武学体系。八段锦并非某人所创,亦非各流派独有,是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财产,各流派的八段锦在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在健身养生效果上也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在达到健身养生的途径上有所差异。
侯家拳一代宗师老侯爷晚年经人推荐练习少林八段锦,并结合侯家拳的武学理论深入研究与训练,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在侯家众后人中传习。侯家后人在练习老侯爷传习的八段锦同时,学习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委托北京体育大学重新编排整理的“健身气功·八段锦”,在原侯家练习的少林八段锦基础上,充分结合“国标”八段锦的舒展大方的动作体系和科学的健身方式,最终形成了现有侯氏八段锦的风格。与此同时,侯家后人提出“科学健身、科学气功”的口号,得到了武术界和气功界的广泛赞誉。2021年,坐落在上海市的中国武术博物馆里,侯家拳代表性人物“虎王”侯鹏提出了“忠心爱国、传承文明、科学气功、反对迷信”的健身气功口号,以及“振兴中华武术,传承民族文化”的传统武术振兴口号,得到了众多武术家的一致认可。自此,侯家拳在侯鹏的带领下从北方走入了南方,虎搏功、侯氏八段锦等优秀功法也开始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传播开来。
侯氏八段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老侯爷经人推荐学习民间流传的少林八段锦;第二阶段:老侯爷结合侯家拳的功法理论,形成独特的八段锦风格,并传给侯家后人;第三阶段:侯家后人深入学习并接受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健身气功·八段锦,接受国家提倡的科学气功健身理论,逐渐形成了在功法理论上独具一格,在动作训练上最接近“国标”的传统八段锦流派。
在众多传统流派中,侯氏八段锦功法体系最健全,理论最全面,科学性最高、学习门槛最低。“虎王”侯鹏所提出的“忠心爱国、传承文明、科学气功、反对迷信”的健身气功口号,符合国家科学化推广健身气功的理念,不迷信、不搞宗教模式、不宣扬反动思想、不搞个人崇拜、不建立“教主”模式的绝对权威、不反党反政府,传递正能量、传递健康理念、传递中华千年文明。
一.用图谱的形式介绍侯氏八段锦各式的养生功效、健身特色。
1.侯氏八段锦第一式,两手托天理三焦:三焦,是指人体上、中、下三焦,属于六腑之一,位于胸腹之间,其中胸膈以上为上焦,胸膈与脐之间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人体三焦主司疏布元气和流行水液。这一式为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可以促使全身上下的气机流通,水液布散,从而周身都得到元气和津液的滋养。
2.侯氏八段锦第二式,左右开弓似射雕:这一式展肩扩胸,左右手如同拉弓射箭式,招式优美。可以抒发胸气,消除胸闷,疏理肝气,治疗胁痛,同时消除肩背部的酸痛不适。对于那些长期伏案工作,压力较大的白领人士,练习它可以增加肺活量,充分吸氧,增强意志,精力充沛。
3.侯氏八段锦第三式,调理脾胃须单举: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的源泉。中医认为,脾主升发清气,胃主消降浊气。这一式中,左右上肢松紧配合的上下对拉拔伸,能够牵拉腹腔,对脾胃肝胆起到很好的按摩作用,并辅助它们调节气机,有助于消化吸收,增强营养。
4.侯氏八段锦第四式,五劳七伤往后瞧:五劳,是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劳损;七伤,是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伤害。五劳七伤,犹如今天的亚健康;长期劳顿,没有及时修养生息,终究造成损伤的累积。这一式,转头扭臂,调整大脑与脏腑联络的交通要道——颈椎中医称为天柱;同时挺胸,刺激胸腺,从而改善了大脑对脏腑的调节能力,并增强免疫和体质,促进自身的良性调整,消除亚健康。
5.侯氏八段锦第五式,摇头摆尾去心火:心火者,思虑过度,内火旺盛。要降心火,须得肾水,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这一式,上身前俯,尾闾摆动,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可以消除心烦、口疮、口臭、失眠多梦、小便热赤、便秘等症候。
6.侯氏八段锦第六式,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一式前屈后伸,双手按摩腰背下肢后方,使人体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得到拉伸牵扯,对生殖系统、泌尿系统以及腰背部的肌肉都有调理作用。
7.侯氏八段锦第七式,攒拳怒目增气力:中医认为,肝主筋,开窍于目。这一式马步冲拳,怒目瞪眼,均可刺激肝经系统,使肝血充盈,肝气疏泄,强健筋骨。对那些长期静坐卧床少动之人,气血多有郁滞,尤为适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LS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