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内向的孩子

2022-08-10 01:27:4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注内向的孩子》,欢迎阅读!
内向,关注,孩子
关注内向的孩子

“内向”在儿童发展心理学中是属于气质特点的一个概念。 气质是心理特征 中最早出现、变化缓慢的一部分,它与儿童的生理特点相关联。在儿童生活早期, 气质的表现相对比较稳定,但会随着家庭教养、教育的影响而有所改变。气质没 有好坏之分,内向的孩子与外向的孩子相比,显得反应慢、不灵活、交际范围小。

但内向气质与任何类型的气质一样, 都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正因为 内向不是缺点,而只是孩子的一个特点,所以我们对这类孩子的教育特别要注意 方式方法。成人对幼儿的看法和态度,可能会影响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如果一味 批评“内向”这个特点,内向的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有缺点,不如他人,缺乏自信。

另一方面,由于内向的孩子不惹人注目,他得到的关注比较少,得到的肯定也少, 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多关心他们一点,要知道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要从他们细微的情绪变化入手进行教育 日常生活中,让内向幼儿学会表达很重 要。表达既包括口头语言,也包括身体语言。内向的孩子常常怯于表达,他们需 要更多的鼓励。尽管内向的孩子常常是安静、顺从、有些退缩的,对事物适应过 程也较缓慢,但如果能坚持和他进行积极的交流,他们会逐渐产生良好的反应,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对新的刺激缓慢地发生兴趣,慢慢地活跃起来。

在跟家长朋友交流的时候,最常听到的担心就是宝贝过于内向,有的孩子在 家中可以与爸爸妈妈无话不谈,而在幼儿园中总是躲避与老师和同伴的交往。 们可能有些许害怕老师,却更向往老师对其的关注,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 亲切地抱抱老师,与老师说说笑笑。其实,再内向的孩子在自己所信任的人面前 都会有开朗的一面,找到打开孩子心扉的切入点,他也可以变得滔滔不绝。小天 熠是我们班特别内向的小男孩,受到委屈会偷偷掉眼泪,从来不主动跟老师说说 自己的心里话。有一次在区域活动的时候,我搬小椅子坐在他的旁边,摸摸他的 头笑着问他寒假去哪儿玩儿了。开始的时候,我问一句他答一句,没想到慢慢地 竟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告诉我他去了北京的很多地方, 还告诉我很多途中的趣 事,兴起的时候还会手舞足蹈的,边说边笑。在我的印象中,小家伙从来没有一 次性跟我说过这么多话,也从不知道孩子的快乐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相信每个孩


子都有很多的小秘密想跟老师和伙伴们分享, 希望家园共育的不断鼓励让内向的 宝贝们勇敢表现自己,交到更多的好朋友。

内向宝贝教养方案

No.1 和老师谈谈,得到老师的配合。

孩子进入幼儿园后, 老师就成为孩子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老师对待孩 子的方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宝贝人格特征的形成过程。 因此,和老师之间的沟 通非常必要。

可以定期和老师谈谈孩子的情况, 告诉老师自己的孩子比较内向, 比外向的 孩子需要更长的时间来适应环境; 宝贝要充分做好心理准备后才会积极参与课堂 活动,请老师能够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理解孩子。

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的原因不能接送孩子, 平时很难跟老师见到面, 因此您可 以将孩子在家的表现或是趣事通过 QQ留言告诉我们,让我们了解到孩子在家的 一面,也能够从中发现孩子感兴趣的话题, 便于与幼儿沟通。 我会每天查收家长 朋友的留言,期待跟每个孩子都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No.2 对待孩子要有耐性。

内向型的人一般说话办事都比较谨慎, 他们常常要经过仔细的思考才会将自 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才会采取行动。因此,作为父母, 应该尊重孩子的这种行为



风格,不要总是急于打断孩子的话。

No3. 不要对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

面对内向型的孩子,在提问时父母除了要有耐性, 还需要注意发问的技巧 内向性格的孩子, 如果被一下子问到一连串的问题,



他会格外紧张, 甚至语无伦

次,无法思考。

因此,在提问时,不要追问太多的问题,要慢慢来。

No.4 提高宝宝的安全感。

孩子内向可能是由于缺乏安全感, 缺乏自尊和自信, 比如总觉得自己不够好, 等。因此,父母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所以在课堂上不敢大声发表自己的想法, 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 怕被小朋友拒绝

平时,父母要多抽时间,陪宝贝一起玩游戏、读书等,在这些过程中给予孩 子表扬和积极的反馈, 增加一些和宝贝交谈与沟通的机会,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很 棒。



No.5 鼓励宝贝发展同伴关系。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和同龄小朋友一起玩耍, 和他们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 末可


以带孩子去串门, 让孩子体验人际交往的开心。 为了避免孩子不知道怎么和 同伴交流, 可以事先在家里陪孩子进行角色训练, 教会孩子同伴交往的一些小技 巧,增强孩子的自信。

No.6 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

在孩子和小朋友交往时, 要尊重孩子的社交习惯, 不要强迫孩子做他不喜欢 的事情。比如,带小朋友玩什么样的游戏或活动, 要充分考虑宝宝的意见和兴趣。

No.7 关注宝宝的情绪情感。

内向型的孩子习惯把情绪情感要求藏在心里,而很少直接表达出来。因此, 对于内向型的孩子, 父母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因为这些孩子往往更敏感, 也更多 虑。父母平时可以和孩子沟通交流,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心情。 孩子主动地说出 自己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时, 父母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 这样可以强化宝宝 的行为,让他们更有自信表达自我

温馨小贴士

贴士 1:不可强行纠正或改变宝贝的内向性格

性格特征尽管在早期可以进行一些塑造,可是它也包含了一部分遗传因素; 另一方面,内向也有其优点所在,比如安静听话、办事稳重等。

因此,家长应该理解内向孩子的行为, 鼓励内向的孩子敞开心扉, 鼓励他们 与人交流和表达自己。但是,一定要把握“度” ,是引导孩子,而不是逼迫孩子。 大多数孩子还是内向和外向的混合, 只是某种特征稍微突出一点。 当然,要防止 孩子向极端发展,过分的内向是不利于孩子健康的。

贴士 2:内向工自闭症

有些孩子在家人面前还挺活泼,可是碰到外人就表现沉默,不与外人交流, 有些家长为此很着急,害怕这是孩子“自闭症”的表现。

事实上,“自闭症”又叫“孤独症”,这是一种先天性的发育障碍,一般发病 于孩子两岁半之前;患有孤独症的儿童无法与他人进行交流, 即使对象是自己的 亲人。孩子在生人面前的“内向”可能和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比如,父母一直 教育孩子“不要吃陌生人的东西,小心他们会把你带走”等,久而久之,让孩子 养成了对陌生人的防范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KZ.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