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教师读书心得——读李跃儿《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有感》,欢迎阅读!

幼儿教师读书心得——读《孩子是脚,教育
是鞋》有感
最近读了李跃儿老师的一本书《孩子是脚 教育是鞋》,书中的许多观念对我有很深的启发。孩子如同盆栽一般,个人习性喜好各不相同,有的喜暖畏寒,有的喜阳忌阴,有的耐旱忌湿……理解孩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理解孩子到达怎样的程度,代表了你作为一个教师的专业能力达到怎样的高度,你将来教学中的点点滴滴都来自你对孩子的理解和感受。”第二章对教育者的要求中从爱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三方面阐述了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爱孩子是发自心灵深处的情感和责任感,只有在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的爱才是“有专业度的爱”。
“教育像鞋子,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走在人生之路。鞋匠要做出合脚的鞋子,就需要充分了解脚的大小、形状,知道脚的需要和感受。同样,教育者只有在研究、懂得孩子的心理路程、精神世界以及成长机制的前提下,才能够设计出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教育要适于孩子,并不是说适于普遍意义上的孩子的群体,而是具体到每一个孩子的个体。所以,在芭学园,我们的眼里不是一群孩子,而是每一个孩子”。
看到这里,相信有很多有老师,都不禁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在一日活动过程中,是否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孩子的速度,孩子的接受能力来走。为了下一个环节,赶所谓的进度,可能会匆匆结束上一个环节,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在设计集体教学活动时,有没有关注到每个幼儿的经验发展水平,有没有关注到他们的能力?有没有关注
到他们是否感兴趣,是否获得了发展?在创设区域活动过程中,有没有关注幼儿的兴趣点,认真观察,及时反思和调整,有没有为了做区域而做区域,投放的材料根本就不适合孩子呢?其实,除了要了解孩子的普遍存在的年龄特点之外,也要知道,每个孩子来自不同的家庭,他们有不同的成长经历,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他们所感兴趣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教师为了方便自己的工作,实行“一刀切”的教育方式,也实行“一刀切”的评价标准。主观的评价和论断,使得孩子的个体发展得不到关注,可能达不到老师的“标准”,从而遭受到心灵上的挫折。
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小朋友时,要摆正自己的心态,牢记师德,不断学习观察,寻找出一双适合幼儿的鞋子,伴他们成长。而要找出适合的“鞋子”必须先了解“脚”。作为教育者应持有的态度就是开放地接纳孩子,然后慢慢地帮助他们,直到有一天他们会真正信任你。当然来自不同家庭文化背景的孩子也有不同的性格,养育方式的差别也会使孩子的状态有很大的不同。教育者的正确的目标,是使孩子的成长朝向易于生存的方向,朝向将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品质建构。
因此,当我们遇到那些如果我们遇到有那种你认为“对付不了”的孩子的时候,你需要去反思一下,“我是真正地了解他了吗?”“我采用的方式他喜欢的吗?”“我所作出的策略适合于他吗?”相信当这个时候你一定会发现一些问题的。这样我们再重新来审视自己的做法,也不妨重新来观察一下这个孩子,相信你的用心一定会让你发现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Gi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