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长清一中高一地理组上学期期末总结1》,欢迎阅读!
长清一中高一地理组上学期期末总结
一、工作完成情况
1.落实完成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加强集体备课
我们地理组共有4名地理老师,教龄都在10年以上,教学经验十分丰富又充满活力,我们注重提高备课的质量,做到了发挥团体精神、集体的智慧,将备课组的备课活动落实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平时注重常规教学工作的落实。 2.积极参加学校教科研活动提高业务素质
针对教学活动月,高一地理组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讨论部署,做出了计划和安排,组内四位教师每位老师上一种课型,并积极参加学校教学活动月评比活动。 时间 2012.10.10 2012.10.11 2102.10.20 2012.11.08 2012.11.22 2012.11.25 2012.12.1 2012.12.7
上课老师和课题
张庆柱《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习题课 王文华《地球运动复习课》 复习课 许红生《阶段性测试讲评课》 讲评课 翟梅兆《全球性大气环流》 新授课 许红生翟梅兆王文华《水循环》同课题优质课评比 录像课刻盘上交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导学案评比 课件制作评比
作为大教研组组长,教学经验非常丰富,擅长传统板图板画的张庆柱身先示范上了一节习题课《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堂上重难点处理非常透彻,讲解铿锵有力,学生落实到位,整节课张驰有度,容量大,而且还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整理时间,尤其在讲解过程中随手画的板图板画形象直观,有助于学生对习题难点的理解,阶段性测试前,王文华展示了一节复习课,其幽默的教学风格和亲切的语言,课堂气氛活跃,复习效果好。阶段性测试后,许红生老师上了一节讲评课,对试卷考察题目类型进行了归纳,并针对错答率比较高的针对知识点进行讲评,深入浅出,不仅对题目进行了透彻讲解而且巩固了知识体系。阶段性测试后,我上了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的新授课,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课堂的应用,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地理课堂中,容量大而且形象直观,非常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就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做了尝试,上了一节《全球性大气环流》,同组内教师进行交流,探讨。我们组许红生,王文华,翟梅兆三位相青年教师精心备课,制作课件,参加学校的青年优质课和录像课评比,张庆柱主任给予了指导和点评,其中王文华执教的《水循环》一节,以其获得学校领导老师的高度评价。对第三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区域差异性》任选一节进行导
1
学案设计,许红生老师和张庆柱设计的非常实用,经过组内修改后统一印发给学生使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地理课是非常适合多媒体教学的,为了提高课件制作水平,进行了课件制作,高一地理组群策群力,团结协作,高水平高质量的完成了教学活动活动的组织和参与。 3团结合作成就高效课堂
建立在丰富教学经验和集体备课基础上,高一地理组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虽然教学任务重,但仍然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打造地理高效课堂,张庆柱老师是以为高级教师,擅长板图板画,形象生动,讲课生动幽默,课堂掌控能力强,王文华老师,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业务素质高,课堂深入浅出,前延后拓,知识汇总能力强,许红生老师课堂扎扎实实,注重细节,落实到位,翟梅兆老师积极向本组老师学习,个人业务素质提高很快,擅长多媒体教学。 二、工作中的反思
1高一地理教学面临的困难很多,一方面初中基础薄弱,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加大;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对高中地理认识不足,重视程度还不够,当然这里面有学生的问题,也有教师的原因,所以作为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课堂调控能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以达到课堂教学的完美。
2加强教研组文化建设,提高教研能力
俗话说的好,人活到老学到老,作为地理教师更应该与时俱进。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力争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强调知识的落实转变为既抓基础知识的落实又要重视能力的培养;将只重结果的教学转变为重视过程的教学;将单纯强调记忆转变为既强调记忆又注重思维的训练;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讨论式”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只重课本文字描述,转变为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变“旁白”式解释为让学生的“感悟”、”思考”和应用等几个转变,提高全组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科研水平。
3教学中多注意观察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学习一些与地理相关的书籍,也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多读书读好书,提高地理教师的各项素质,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及时总结,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G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