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

2023-09-02 17:38: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对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欢迎阅读!
管理工作,启示,当代,冲突,西方
当代西方社会冲突理论对我国高校学生管工作的启示

作者:廖淑珍 王杰锋

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 2012年第7



1.惠州学院,广东惠州5160072.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1400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社会冲突理论的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管理实践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试图将社会理论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相结合,以期从中受理论启示,进一步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关键词:冲突理论:高校学生管理:正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7-0024-02

一、社会冲突理论释义

冲突理论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为研究对象,强调社会生活中的冲突性并以此解释社会迁,认为任何社会其矛盾与不和谐是客观存在的,且是社会进步或变化的根本原因。20世纪40年代中期以后,以T·帕森斯为代表的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社会成员共同持有的价值取向对维社会整合、稳定社会秩序有巨大作用,而将冲突视作健康社会的“病态”,努力寻求消除冲突的机制。到了50年代中、后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稳定期的消退和冲突现象的普遍出现,一些社会学家对帕森斯理论的精确性产生怀疑。以科塞为代表的社会学家吸取古典社会学家,特别是K·马克思、M·韦伯、G·齐美尔等人有关冲突的思想,批评和修正结构功能主义的片面性,逐渐形成社会冲突理论社会冲突理论吸收了结构功能主义的有益成份,批判结构功能主义所宣扬的社会均衡、稳定、和谐与整合的“太平盛世”,切中时弊,分析困扰种种的严重社会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目前,西方社会冲突理论主要代表学说有达伦道夫的“辩证冲突论”、柯林思的“冲突根源论”、寇舍的“冲突功能论”以及刘易斯·科塞的冲突功能主义与“安全阀”理论

纵观各家冲突理论,主要有以下要点:一是社会体系处于绝对不均衡状态,冲突是社会有的特征:二是冲突对社会具有整合作用,形成社会安全阀机制:三是冲突的积极功能:四是运用疏导的方式来化解与消除社会冲突。

二、将社会冲突理论引入高校学生管理的现实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国际敌对势力与我争夺下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大学生面临着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新形势下,高校在学生工作方面由于理念滞后于现实,在服务意识、管理体系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问题,引发各类矛盾冲突。

(一)在物的维度,学生管理群体与学生群体存在观念冲突

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以及自我发展意识都非常突出,他们需要被尊重,需要平等的交流,反感外界的强迫和居高临下的说教,而高校还是沿袭陈旧的学生思想


教育管理方式,以稳定为大局来教育和管理学生,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管理方式,而学生需要更多的自由,所以两者在很多事情上存在观念差异。

现在高校的学生大都是90后一代,“90后”大学生作为受到社会各界热议的新一代群体,出现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剧烈变革、信息高速发展的特殊时代,具有睿智而又轻狂、成熟而又盲目、理性而又躁动的显著特点。90后学生已形成自己的思想和特点,即使是面对老师他们也会说“不”,维权意识很强烈,甚至用暴力来捍卫自己理解中的尊严。

(二)在心的维度,学生个体内部存在灵肉冲突

这里所讲的灵肉冲突,是指学生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而无法释怀时,即是人的精神追求落空时,部分学生往往会忽略生命的现实存在意义而做出不可补救的行为。

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灵肉冲突,对大学生影响甚大的主要包括角色转变、人际交往、求学就业等等。大学生总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理想的追求,一旦遇到问题,缺乏社会实践经历的大学生们往往会束手无措。在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本思想、过多强调学生的社会性和工具性现状下,学生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下事实足以让我们心痛:

201111日,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一名大二学生坠楼身亡。

201115日晚,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男生公寓5号宿舍楼,一名男生从4楼跳下。

201133日,福州大学管理学院一女生因失恋而自杀。(摘自网页http//bbskaoyancom/t3804477pl)

类似的恶性事件经常出现在报端,自杀事件和暴力事件频繁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和大脑神经,这些血淋淋的事情告诉我们,青年学子们很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实施者,同时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的受害者,大学生成为校园暴力的高危人群。

三、社会冲突理论对高校学生管理的启示

(一)在学生心理层面,注意疏导学生内心冲突,有效遏制冲突的加剧

从冲突发生的主体来看,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学生个体心理失衡导致的。学生个体是生活在社会中的社会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易受外部影响,当他们面临难题时,内心会产生一些激烈的冲突与选择。很多学者研究发现,自杀事件发生的直接原因都是内心的冲突激烈引起焦虑不安,进而影响学习工作。因此,在自杀事件频繁的当代大学校园,学生工作者更要注意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二)在师生关系层面,正视师生冲突中的正功能

首先,发挥师生冲突作为学校教育平衡机制之一的正功能,巧妙化解师生间的矛盾来促进并缓和师生关系;其次,师生冲突呼唤形成新型师生关系。从积极的角度看,当前学校师生冲突频发是师生关系富有生命力的表现,它表明师生之间还有感情存在,还有互动存在,表明师生之间彼此在乎。

(三)在学校层面,高校系统内要形成师生冲突减压器

从冲突发生的强度和烈度的角度看,高校校园中的暴力事件是外显的、强烈度高的肢体冲撞、言语辱骂等,如果处理不当会引发悲剧的发生,因此,有必要在学校层面形成行之有效的


安全阀管理制度。高校学生管理者可行的做法是:一是坚持人本教育,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如:学校采取民主管理制度,设立意见箱,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地消减学生群体的怨气,不致于堆积爆发,现在很多高校已意识到这一点,都设有校(院)长信箱,许多学生对于学校日常管理有意见时可以实名反映问题,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二是改善校园生活,形成和谐的校园文化,以形式丰富多彩、内容生动活泼的活动吸引学生,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如针对学生相对单调枯燥的学习生活,学校的管理者应为学生设立各种兴趣协会和学生团体组织,让学生自主调节学习压力:三是建立并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机构,通过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形式使师生的负面情绪、紧张不满及时疏通,有效调整。

通过对社会冲突理论的阐述及分析其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启示,有助于更好地审视当下的师生关系、学生与学校的关系,从而更好地认清当下的教育形势,转变工作观念。要加强学工作者的服务意识,不仅重在对学生的管理,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服务,调整学生自主参与的主动性,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同时,要加强学生管理制度建设,摒弃与现行教育环境和形势不相融的学生管理制度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FD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