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斋随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2-12-24 14:46:5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容斋随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欢迎阅读!
文言文,随笔,答案,翻译,阅读
《容斋随笔》文言文阅读答案及翻译

秦以关中之地,日夜东猎六国,百有余年,悉禽灭之。虽云得地利,善为兵,故百战百胜,以予考之,实六国自有以致之也。韩、燕弱小,置缺乏论。彼四国者,魏以惠王而衰,齐以闵王而衰,楚以怀王而衰,赵以孝成王而衰,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魏承文侯、武侯之后,表里山河,大于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而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军覆子死,卒之为秦国所困,日以蹙,失河西七百里,去安邑而都大梁,数世不振,讫于殄国。闵王承威、宣之后,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①于伐宋之利;南侵楚,西侵三晋,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虽赖田单之力,得复亡城,子孙沮气,孑孑自保,终堕秦计,束手为虏。怀王贪商於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丧其甲士,不能偿,囚辱以死。赵以上党之地,代韩受兵,利令智昏,轻用民死,同日坑于长平者过四十万,几于社稷为墟,幸不即亡,终以不免。此四国之君,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秦虽强大,岂能加我哉!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狃(niǔ):贪。

小题1:以下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与“假设属皆且为所虏”中“为”的用法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 ) A.卒之为秦国所困,国日以蹙

B.欲并二周而为天子,遂为燕所屠。 C.终堕秦计,束手为虏。 D.苟为保境睦邻,畏天自守。

小题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本于好兵贪地之故。


2)惠王数伐韩、赵,志吞邯郸,挫败于齐。 3)山东之建国莫强焉,而狃于伐宋之利。 4)怀王贪商於六百里,受诈张仪,失其名都。 参考答案

1D 苟为保境睦邻”的“为”相当于“为了”,表目的。 A项“为秦国所困”和B项“为燕所屠”都是“为……所……”构造表被动;C项,“为”表被动,后省宾语“之”。 2、(1)都是由于喜欢打仗并贪图土地的缘故。

2)惠王屡次讨伐韩国、赵国,立志吞并邯郸,却被齐国击败。

3)崤山以东各诸侯国没有谁比它强盛,却贪于攻打宋国中的利益。

4)怀王贪图商於六百里的土地,受张仪欺骗,失去了他的名城。

【参考译文】

秦国凭着关中的土地,日夜向东攻打六国,经一百多年之后,全都给消灭了。虽然说得了地利,善于用兵,所以百战百胜,据我考察秦灭六国,实际上六国自有其原因导致这样的。韩国、燕国弱小,放在一边不值得评论。那四国,魏国从惠王开始衰落,齐国从闵王开始衰落,楚国从怀王开始衰落,赵国从孝成王开始衰落,都是由于喜欢打仗并贪图土地的缘故;魏国上承文侯、武侯之后,里外的山河,大过三晋,诸侯没有能与他抗衡的。而惠王屡次讨伐韩国、赵国,立志吞并邯郸,却被齐国击败,军队覆灭,儿子死亡,终被秦国所困扰,国家一天比一天日促迫,失去黄河以西七百里的土,撤离安邑而建都大梁,几代都不能振兴,一直到灭国。闵王上承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AY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