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案例破窗效应的启示22》,欢迎阅读!

破窗效应的启示
从“破窗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由于人性中的惰性,养成一个好习惯也会比形成一个坏习惯要费力。好习惯需要长时间一点一滴积累,而破坏一个好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往往瞬间即可完成。借用纪晓岚对联中的话,坏毛病“如秋草芟难尽”,好习惯“似春冰积不高”。人性中还有一个弱点,就是从众性。对第一个闯红灯者不予制止,就会给所有等红灯的人们这样一个暗示:违反规则不会受到惩罚且能获益。他们还会这样想:反正我不是第一个,前有车后有辙,再说法不责众嘛!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常常看到学生犯错误,不写作业,迟到,丢三拉四……如果教师没有及时制止,帮助他改掉这些坏习惯,久而久之,犯同类错误的孩子会越来越多,如同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在垃圾遍地的场所也会“理所当然”的随手丢下垃圾。这种后果的形成,只是因为我们自己亲手打破了窗户上的第一块“玻璃”。
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有一股“不达目地不罢休”的韧性,这不仅是在教育一个孩子,更是防止给其他孩子创造犯错误的环境,是对整个班级负责任。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9i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