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古诗词阅读理解(四)

2022-12-01 06:0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古诗词阅读理解(四)》,欢迎阅读!
古诗词,行路,阅读理解,不能,鲍照《
鲍照《拟行路难(其六)“对案不能食”古诗词阅读理解(四)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六) (南北朝)鲍照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①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注]①蹀躞:小步走路的样子。

1.出版社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 A《格律诗集》

B《诗余集粹》

C《古体诗集》

D《曲子词集》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情绪跌宕且曲折 C.文词质朴且率直

B.记叙和抒情并用 D.用典和比喻兼用

3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两句,描绘了一幅温馨恬适的生活画面,但在本首诗里却别有滋味,请结合全诗,对此加以分析。 【答案】

1C 2D

3.这两句写的是作者在床前与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织布机前织布的场景,表现的是作者对与亲人朝夕团聚,共叙天伦之乐的期待和向往。而这样的温馨场面恰恰和前四句不能拔剑击柱长叹息三个紧相连结的行为动作,以及在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中,表明的自己在官场当中重重束缚、有志难伸的处境构成了强烈的反差,说明这样的温馨场景,也只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充满了心酸和无奈,更凸显出他伤感愤世的情绪以及对时世不公的控诉。 【解析】

1本题考查考生把握诗歌体裁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目要求出版社


准备编辑一套古代文学作品选,可以收录本作品的一书是,然后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进行解答。

本题中,《拟行路难》(其六)从体裁上来讲,(南北朝)鲍照所创造的一首古体诗。 A项,此项《格律诗集》从体裁讲,是近体诗;

B项,此项《诗余集粹》,诗余,指诗词中词的别称,因词是由诗发展而来并被认为是诗的降一格的文学式样,故称"诗馀"。南宋以后,文人称词为诗余。

C项,此项《古体诗集》从体裁分,是古体诗;

D项,此项《曲子词集》从体裁分,是词,不是古体诗; 故选C

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此诗在遣词造句上讲究自然、明白、浅近,不求艳丽而十分清新,不求堆砌而十分顺畅,不求冷僻而十分浅显。诗歌层次鲜明。起调高亢,中间平和,结语峭拔;有张有弛,波澜顿挫。由七言到五言,继以长句收束,节奏的起伏跌宕与情感旋律的变化正相应。最后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自己怀才不遇,不能报效国家的无奈;同时自宽自解,对门阀制度才秀人微的现象发出不平之鸣。

D项,用比喻修辞,以蹀躞垂羽翼的形象化比喻,来表明自己在重重束缚下有志难伸,有怀难展的处境;其次,使用反问句式,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强化了不甘寂寞、怀才不遇(阀门制度下寒门难仕)的激愤之情。故ABC三项都是正确的,D项中用典述有误,此诗没有运用典故。

故选D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情感的探究。解答此类题目需要结合题目、注释、关键词、关键句等来把握诗人的情感,描写了诗人弃官还家以后平淡的生活乐趣。早晨辞亲外出,晚上还家相聚,一边床前逗孩子玩耍,一边看妻子织布,其乐融融,温馨而幸福。本诗中从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一句可知诗人心情是苦闷的,怀才不遇是闲居家园的无奈之举,他的心情并未豁然。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的自嘲,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说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自古以来就存在。于是诗篇的主旨便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据此解答。作用也是为了深化诗歌的这一主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8q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