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怎样帮助多动症孩子集中注意力》,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怎样帮助多动症孩子集中注意力
作者:王 艳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0年第06期
多动症是儿童多动综合症的简称。近年来由于环境、教育等因素,多动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些孩子的表现一般为: 1.活动过多
他们不论在何种场合,都处于不停的活动状态。如上课爱做小动作、咬铅笔等;走路爱奔跑且不听劝阻等。 2.注意力不集中
这类孩子的注意力很难集中,如上课时常左顾右盼,心神不宁,听而不闻,闻而不思;做作业时边做边玩,书写潦草,错误百出。 3.冲动任性
他们自控力差,冲动任性,不服管束。情绪表现易走极端,高兴时得意忘形,失落时则大发雷霆。
多动症是儿童常见的心理行为障碍性疾病,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影响很大。其根本原因是这类孩子的主动注意力不集中。
心理学家把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主动注意,即按照自己的目的和意志,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事物上;另一种是被动注意,是由于客观事物吸引了观察者的注意力,导致随意地、无需毅力就能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些事物上。多动症患儿的注意障碍主要是主动注意能力较弱和被动注意能力相对亢进,这就是他们学习时无法集中精力,而看电视、玩游戏机时会目不转睛的主要原因。
注意力是观察力的先导,没有注意就无所谓观察。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孩子的心田。可见,注意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那么,我们应如何帮助这类孩子集中注意力呢? 1.正确对待
教师和家长首先要明白,这类孩子上课不能认真听讲、课后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是主观思想有问题,而是主动注意力薄弱,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对他们不应采取粗暴、歧视、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淡、责骂、惩罚的做法。因为这样做,不仅会加重其病症,而且会加重其自卑、忧虑、孤僻或反抗心理。一方面,我们要努力为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经常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耐心地指出其不足之处,督促其改正;另一方面,对于他们的优点,我们尤其要及时予以表扬。 2.善于引导
对于好动的孩子,我们要引导他们宣泄过多的精力。教师、家长可适度放手,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指导他们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逛街、郊游、爬山等,让他们玩个够、动个足,使他们过多的精力能释放出来。 3.循序渐进
培养这类孩子集中注意力时,一定要循序渐进。一般来说,他们的无意注意占优势,所以我们可让他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如看画册、听故事。多安排动手的活动,如折纸、泥塑等,并在活动中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逐步培养他们的有意注意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有意识的让他们下棋、画画等,锻炼其注意的集中性、持久性。另外,在刚开始时,要求他们做事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疲劳。随着锻炼次数的增加,可逐渐延长其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4.及时鼓励
对于这类孩子,要用心训练,及时鼓励。比如给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他(她)放下手里的事情,在没有任何刺激的情况下听清要求,用心思考,答对之后,当场表扬,以示鼓励。如能长期坚持,其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此外,教师最好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前排座位上,以便在上课时能随时监督、指导和鼓励他们。 5.养成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比知识更加重要。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培养这类孩子善始善终的做事习惯。他们做事时,往往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在他们做事时,教师、家长一定要多加关心和指导,鼓励他们善始善终做好每一件事,坚持把每件事做到底而不半途而废。 6.培养自信
对于这类儿童,我们应通过耐心的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消除他们的畏难情绪,要帮助他们提高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他们逐步学会正确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对照行为准则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从而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