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

2023-05-26 08:36: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欢迎阅读!
发展史,中国,综述,文献,会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国会计发展史文献综述

作者:房慧 蔡晓晓

来源:《财会学习2016年第08

摘要:我国会计发展史源远流长,大致分成了古代会计发展,近代会计发展,现代会计发展这三个阶段。我国的会计制度在这些阶段不断变迁,趋于完善。目前有不少人士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但是是零星分散的。本文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系统地将整体线路整理出来,并给予研总结

关键词:会计;发展史;展望 一、中国会计通史方面研究

中国会计通史,是中国会计从古至今发展演变的历史,是对中国会计历史进程,会计发展各方面及会计相关内容的全面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上、下)、高治宇专著《中国会计发展简史》(1985年,河南人民出版社)、李宝震和王建忠专著《中国会计简史》(1989年,经济科学出版社)。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期刊杂志。(陈阳,2014

以上研究成果中,最重要的是郭道扬专著——《中国会计史稿》分上、下两册,由中国财经济出版社1982年(上册)、1988年(下册)出版发行。该书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国会计历史的著作,填补了中国会计史学的空白。(付磊,2008)自此,中国会计的发展不再是无据可查的盲史。该书自出版以来,于多国翻译发行,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会计学术领域,其观点开始延伸到世界人类学与社会学等相关人文学科研究领域之中。

二、中国会计史分期研究 (一)古代会计发展

远古:主要是绘图记事,刻记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刘常青《中国会计记思想的演进脉络》、韩东京的《谈中国古代会计思想的萌芽》有详细提到。

商朝:这个时期的会计思想有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奴隶主控制着商朝的经济命脉,思想远远落后于其应该达到的水平,因而官厅会计体系开始形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西周:采取了井田制,各种元素导致了会计名称的产生。李嘉瑗《中国发展史采撷》表示三柱结算法基本公式进行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目前我们所使用的进销存日报表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使用的资产负债表都是从这个格式演变而来的。

春秋战国:《闲话中国古代会计史》中写到,人们在这个时期已经摆脱了复杂的象形文字,推动了会计记录法,更加的简明扼要,算筹又称算子被广泛使用。

秦汉:秦汉时期出现了名为计簿簿书的帐册,会计记录在内容结构及账簿设置方面更加统一,用以登记会计事项。秦朝创立的三公九卿制对我国的财经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朝:我国会计理论与方法进一步推进。例如张慧的《我国会计记账方法的演变》中提到的《元和国计簿》、《太和国计簿》、《会计录》等具有代表性的会计著作就在这个时代产生,账簿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为后来的龙门账四脚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宋朝:设立了总计司会计司 特别是宋代审计司的出现,标志着开始对经济活动和会计的监督。宋朝官府办理钱粮报销和移交手续时采用了四柱清册。

明清:重要的事件是龙门账、四脚账、三角账的建立。张烈侠《浅析会计发展的简史》中详细描述了龙门账的运用,大致遵循有来必有去,来去必相等记账原则。这个时期引入了借贷记账法、创立了现金分录簿,采用日本国立银行使用的现金分录簿,提升了官办商科会计教育。

(二)近代会计发展

蔡锡勇的著作《连环账谱》较好地将中西各自的方法统一起来,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特征。1907年,学者谢森和孟森在东京出版《银行簿记学》,使中国人初次认识了西式薄记。会计法方面,1914年中国第一部会条例颁布,1914.10.12改称为《会计法》。1935.8.14民政府废除,1945年,《暂行银行会计制度》产生使得会计法律有了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 (三)现代会计发展

会计方法方面,主要出现了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同时,政治制度以及科学文化都会对会计记账方法的演进产生深刻影响。会计发展不仅是会计领域的事情, 而且取决于整个社经济的发展是否形成了有利于会计发展的精神环境。

在会计制度发展完善方面,1963年《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件》、《国营工业企业会计制度》、1985年《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外合资经营会计制度》、1993年颁布第一次修订的《会计法》、1999年《会计法》等修订,2000年《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大典》等都表明了会计范围向新领域扩张并向深度发展。会计工作的法制化是必然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我国会计史研究总结与展望

我国会计发展史研究在改革开放之前成果很少,改革开放为我国会计理论发展吹来一阵春风,呈以下特点:首先,会计通史研究成果较少。除了郭道扬《中国会计史稿》面世以来,未出现超越性的巨著。目前,离构成完整的,科学的,系统的会计体系尚远。其次,会计历史研究较为深入。更多的作者倾向于以小层面切入,就某一历史分期,进行我国会计发展史的阐述。

由此,我们做出以下展望:第一,通过更为科学,完整的历史研究,形成系统的中国会计史学体系。在对各个时期会计史的充分研究下,一定会有更为详实的通史类巨著出现。第二,让会计史研究成果对运用到促进会计的进程中。通过对会计史的研究,探寻我国会计发展规律,以史为鉴,为当前会计改革提供借鉴和指导。尤其是研究现代会计发展史,为会计改革提供更直接,更具有时代性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韩东京.谈中国古代会计思想的萌芽[J].商业时代,200717):110-110. [2]潘玲玲,黄迈.探究中国古代会计史[J].统计与管理201502):151. [3]张烈侠.浅析会计发展的简史[J].中小企业科技200705):126-128. [4]赵杨.闲话中国古代会计史[J].经营管理者,201501):71-72. [5]郭道杨.中国会计史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1986. [6]王萍.20世纪中国会计回眸[J].会计之友,200002):36-37.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成贤学院)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u49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