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问题与认定办法

2022-11-25 15:35: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问题与认定办法》,欢迎阅读!
干部人事,认定,审核,身份,办法
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问题与认定办法

作者:杨树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第2



/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医院? 杨树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干部选拔中“三龄两历一身份”环节尤为重要,需长时间对干部进行审核,该环节政治性、严肃性、纪律性、特殊性较强,容易出现材料造假、档案材料不全、信息不对等情况,因此,必须规范“三龄两历一身份”相关政策,加强审核人员、组织监督,建立完善的审核系统、审核过程、审核纪律,提高审核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公平性。

【关键词】三龄两历一身份;人事档案;审核;认定

“三龄”包含党龄、工龄、年龄,“一身份”主要指干部身份,“两历”含工作经历和学历,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

“三龄两历一身份”关系到干部提升,部分干部为职位晋升存在档案造假,影响档案晋升秩序,审核成本高、难度大,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因此,必须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管理方法,避免档案造假。本文基于对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问题提出认定方法,为干部晋升、考核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一、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审核问题与认定办法

(一)出生日期判定。“三龄两历一身份”中被审核人多存在工龄、年龄信息不准确情况,造成该情况因素如下:1.被审核人在档案填写时缺乏重视,在填写时未确认公历日期或农历日期,导致信息填写不对等。2.部分干部为谋取私利,谎报年龄、工龄,将入党时间提前,或未取得学历谎报学历。针对以上问题,在出生日期判定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最早原则。被审核人出生日期为200610月前,可根据〔199024号文件要求对其进行认定,如出现档案与身份证不符情况,可通过户口登记机关进行确认,将户口实际登记日期作为出生年龄计算,查证无误后进行档案归入,并汇报至户口登记机关进行备份;如患者出生日期不发查实,可将户口中最早登记日期作为依据。被审核人出生日期为200610月后,以〔200641号文件为依据,如档案与户籍日期不一致,以最早登记为准。2.公平、公正原则。应入党、入团、入学工作入伍等原因填大年龄者,一律以大为主;因入伍、工作填小年龄者,恢复真实年龄,避免重复获利;审核时充分结合被审者目的及历史背景合理进行认定。3.换算问题。最早在档案填写中关于出生日期填写时有备注农历或阳历,在认定时需先统一换算为阳历进行认定;未备注阳历、阴历者不换算,后期填写均已认定后日期为准。4.核查真实性。对于有涂改嫌疑者,均以涂改前为准,如无法辨认,应以最早户籍档案为准,如无法查到最早档案,可结合入团、入学、工作等材料,综合进行评判。

(二)工作时间认定。部分被审核人档案填写不够认真、仔细,字迹不清,档案审核人员难以辨认;或由他人代写,代写人对信息了解不全,影响信息准确性。另外,还有部分被审核人为谋取私利,故意对填写信息进行涂改,导致前后时间不准确,部分应以往准确工作时间,导致年份、月份出现差异。档案整理过程中针对以上问题判定标准如下:招干、招工以登记批准时间为准;专业院校分配以转正时间为准;考核、考试以录用时间为准;复原、专业退伍军人以入伍登记时间为准;工作时间材料、原始有效证明材料均以人事部门结论为准。


(三)入党时间认定。部分被审核者档案中缺乏入党材料,无法确定被审核者身份,或填写时间过久,忘记填写目的,粗心大意而填写错误,导致入党时间错误;在入党时间认定时均入党志愿书上日期为准,如被审核者入党志愿书不够规范,必须进行补填,且原单位必须填写相关证明材料,最终补全档案。

(四)学历认定。早在1991年学历可通过查学信网进行查询,如学信网无法查询可通过学生登记表、成绩表、毕业生登记表对出生时间、入党时间、工作时间进行查询,再通过发证学校对录取名册、毕业名册进行核实,对档案不全材料进行补齐。

(五)工作经历认定。许多被审核者经历存在重合,但部分时间段处于空白,如缺乏副主任、主任等职务任免材料、考察材料,在工作经历认定时可以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履历表为准,并找寻公务员登记表、招干登记表、工资表、劳动合同、职称材料等材料进行佐证,如未缺乏任免审批表,应尽力找补,或以会议记录作为补充。

(六)身份认定。身份认定时可通过录用名册、转正定级审批表、报道证为准;工人转干时可以转干审批表、工人审批表为准;军转干部以转业干部审批表、入伍登记表为准;公开招录以转正定级审批表、入职审批表为准;公务员以公务员登记表、过渡审批表为准。

二、加强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几点思考

(一)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必须定期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不总结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不断完善干部档案转递、查阅、借阅等相关规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实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责任心,认真履行自身工作职责;规范案鉴别、收集、整理工作流程。另外,人事档案管理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网络技术,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宣传,从财力、物力、人力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为人事档案管理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性。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摸清人事档案管理规范性,不断对管理材料进行完善,提高管理材料的及时性、全面性;收集后所有工资表、年度考核表、学历学籍、入党材料、奖惩材料、任免材料、干部考察材料及其他各项材料应按时整理、移交,避免遗漏、遗失,移交过程中应检查材料是否合格。另外,在材料整理过程中,应保持高度负责态度,对材料进行仔细鉴别,严格按照案卷相关规范制度进行整理,准确对材料进行分类、鉴别、整理,做到规范、合理、整齐、有序,提高案卷质量。

(三)加强管理人员培训。多和上级部门沟通,提高上级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重视度,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加相关管理培训,了解新要求、新文件,定期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不提升自身档案管理业务能力及服务能力,强化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提高队伍专业化水平,熟练掌握各项管理工作流程,认真把握每份进档材料;定期向上级领导汇报管理工作进度,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沟通交流,获得其他部门和领导支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四)加强档案审核。在人事档案管理中中组部要求管理干部“凡提必审”,因此,在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中专项审核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审核过程中,必须严格遵照审核相关要求和标准,加强自查力度,及时发现审核中的不足,提升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将审核工作转为常态化,在日常管理中落实审核,加强日常工作中档案整理、收集、立卷归档,做到随收集随审核,以提升档案准确性和真实性。

三、结论

近年来,事业单位不断对公务员编制进行改革,导致事业单位人员大量流失,档案管理作量增加,导致档案管理纰漏。由于档案需伴随着人一生,部分被审核人在工作前就存在材料


不全情况,后续无法弥补,导致档案不全,加之,“三龄两历一身份”时间跨度相对较大,需大量人力进行校对,许多档案管理部门人力不足,难以完成巨大的校对工作,加之,信息核对工作繁琐,审核人员不仅需要业务能力强,还需要在审核过程中保持高度集中力,一旦出现人力资源不足、业务能力不过硬,将会直接影响审核工作,故在审核、认定中应加强档案审核规范,合理分配审核人员,从而提升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董莉清.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存在的问题及认定[J].兰台世,2016(18):40-42.

[2]明文梅.高校干部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审核的有效途径[J].中国冶金,2014(6):82-84.

[3]杨静.关于审核认定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的思考[J].办公室业,2016(3):157.

[4]明文梅.高校干部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认定审核的有效途径[J].中国冶金,2014(6):82-84.

[5]占生富."三龄两历一身份"审核认定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2017,20(8):154-155.

[6]刘佩雅.科研院所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中的经验、问题及改进建议[J].机电兵船档,2018(3):65-67.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sK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