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个人实习周情况总结》,欢迎阅读!
![实习,情况,总结,个人](/static/wddqxz/img/rand/big_110.jpg)
个人实习周情况总结
个人实习周情况总结
实习两周,第一周我在谢菡老师疼痛小组工作,第二周在徐瑞娟老师抗栓小组工作,具体工作内容如下:
一、疼痛小组:
1.参与每日药学查房。主要内容为评估患者术后6h、24h、48h、72h的疼痛情况,分别对患者静息状态和运动状态下疼痛情况评分。了解术后患者自控镇痛(PCA)泵使用情况,告知患者镇痛泵如何使用。询问患者是否出现给予镇痛药物后常见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回答患者药物治疗相关问题,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统计疼痛科患者疼痛情况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数据,将每日药学查房情况录入Excel表格。
3.阅读美国2013泌尿外科《PainManagementandPalliativeCare》指南及疼痛相关文献,制作PPT,参与疼痛小组文献汇报。工作总结: 因为在疼痛小组工作时间较短,尚未进行更深的工作。谢菡老师疼痛小组成立较早,工作模式也基本比较成熟,医生对于疼痛临床药师也有一定的认可,这对于开展进一步工作都是很有利的。在文献汇报会上,谢菡老师提到以后可能会开展基因检测等工作,我认为这是更深层次的.探索,也可能是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此外,谢菡老师说目前在外科的几个小组,如营养小组、镇痛小组、抗栓小组是
1 / 3
互通交叉的,所以在抗栓小组关注患者抗栓情况的同时,也可以观察患者疼痛治疗情况,这需要全面考察患者状态,我觉得老师这一建议,拓宽了我的思路,不应仅局限于某一单点。 抗栓小组:
1.跟随医生每天早晨查房。主要了解患者整体疾病情况,有无特殊不适,术前患者有无手术禁忌症、是否做好术前准备以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伤口愈合等情况,为随后的药学查房做准备。
2.参与药学查房。了解新入院患者基本情况,记录与深静脉血栓发生相关的各项指标,如身高、体重、卧床和活动情况、下肢水肿情况、心肺功能、血栓家族史、既往用药情况等,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此外,若发现患者术前服用阿司匹林等增加术中出血风险的药物,及时与医生沟通是否需要停药。
3.关注利伐沙班使用后是否出现如牙龈出血、瘀斑等不良反应。 4.统计氨甲环酸使用情况数据。主要记录内容包括术前、术后是否使用氨甲环酸及使用剂量,术中出血量,术中和术后的输血情况,术后引流量。目的在于考察氨甲环酸作为止血药,是否对于患者出血量及引流量有显着影响,而国外已经进行过相关研究,证实了这一影响。
工作总结:
骨科手术后有发生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而特殊人群,如年龄较大、肥胖、长期卧床等又使得这种风险增大。目前国内外均有若干针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指南,也有若干评分用来评估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
2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pl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