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理解》,欢迎阅读!
![治理,理解,体系,能力,高校](/static/wddqxz/img/rand/big_74.jpg)
对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理解
大学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等教育领域的具体要求,探索现代大学治理体系、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是高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
一、对治理概念的理解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九大报告进一步从战略高度出发,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是一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宣言书。
管理与治理存在着本质的区别。管理主要是依赖于权力的自上而下的统治。治理主要是指依靠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与权力共享,以共同目标为支持,是一种更加民主的管理模式,意味着协商、合作和共治。
高校治理体系是指在党的领导下管理高校的制度体系,包括党的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和制度安排;高校治理能力则是指运用制度管理各方面工作的能力。治理体系是制度建设,治理能力是制度执行,两者密切联系,相辅相成。学校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打造一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为目标,明晰“行政与学术”“民主与集中”“学校与学院”“学校与社会”等若干重要办学关系,健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
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社会监督支持”的治理体系。
二、当前普遍存在的不足
当前,高校在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内部治理的实践来看,尚还存在进一步完善空间。
1.从内部治理结构的横向层面来看,在“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为基本架构的治理结构中,前两者得到有效落实,后两者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特别是在探索教授治学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术组织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学术组织在教学、学术研究、学科建设等学校重大学术性事务管理中的决策、审议、咨询作用。
2.从内部治理结构的纵向层面来看,学院在办学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要进一步推进落实学院为办学主体的改革,加快由“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变,实现“责权利相统一、人财事相配套”授权,切实激发学院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
3.从制度建设上来看,尚未形成以大学章程为核心,规范统一、分类科学、层次清晰、运行高效的规章制度体系。需要建立完善具有前瞻性、协同性、可操作性更强的制度体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nj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