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为政之道

2023-01-20 16:45:2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曹操的为政之道》,欢迎阅读!
为政之道,曹操的
20XX年曹操的为政之道

导语:曹操也规定了自己亲属一律不得违反朝廷律令,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由此可见曹操的为政之道 稳定政局

三国演义曹操描写为一个汉朝的篡逆者,其实并不公平。汉末年,外戚宦官争权,朝野上下乌烟瘴气。步入建安年代,东汉朝廷早已无可救药。对此,司马光曾在《资治通鉴》中评论道:建安之初,四海荡覆;尺土一民,皆非汉有。董卓擅行废立,刘焉自造龙袍,淮南袁术称帝刻玺、袁绍欲私立新帝的乱世中,曹操一直保持了对朝廷的尊敬。

早在中平五年,就有人阴谋推翻汉灵帝另立新主,拉拢当时任议郎的曹操时被其拒绝;联军讨伐董卓时,与其他人观望顾虑相比,曹操身先士卒奋力进取;初平二年韩馥、袁绍等人又想立幽州牧刘虞为帝,再次为曹操所拒绝,并明确提出:诸君北面,自西向。”;李傕等人祸乱长安,献帝一行狼狈从他们手下逃命时,漠然无视者有,趁火打劫者有,落井下石者也有,曹操是为数不多的几个主动迎接献帝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十二月,魏吴合作击

1 / 2




杀关羽后孙权上表劝进称臣,曹操也不听:这小子是想把我放在火上烤啊!”这一系列的言行中虽然有曹操的慎重权谋,但客观上不能否认是对朝廷的尊重。

至于曹操诛杀董承、伏寿等皇亲国戚,毕竟是他们动手于前曹操反击于后,难道能指望曹操高高兴兴地等死吗?况且,东汉的败落就是败落在外戚宦官的手里,目睹着天下如何大乱的曹操对此一清二楚。诛董承杀伏完的同时,曹操也规定了自己亲属一律不得违反朝廷律令,即使对亲儿子曹彰等人也是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才高八斗的曹植为人放荡,曾私自开司马门而出他的车夫立刻就被处死。综合这些回头看曹操并不是一个汉朝的篡逆者。 选官标准

汉时期选拔官吏,被选用人既要有仁义孝悌等方面封建道德品质,也要有高贵的家世出身。曹操为维护和发展势力,让更多的人为自己的事业服务,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强调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质、出身下层的人,他也注意提拔。从210年到217年,他先后下了三次求贤令,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lM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