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以个案为例浅谈语言康复的起始》,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个案为例浅谈语言康复的起始
作者:黄恺儿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2020年第04期
【摘要】; 人工耳蜗植入的听障孩子大部分都能遵循听觉发展的四个阶段(察觉、识别、分辨、理解)有系统地进行康复训练,但有一部分听神经异常(听神经纤细、听神经狭窄等)的孩子,康复训练的难度会远远大于其他耳蜗植入孩子,康复的效果也因人而因,预期的康复效果也不明了。基于此,本文以这类听障孩子的语训实践为例,浅谈语言康复初期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 听神经 康复 评估
【中图分类号】; G762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 ;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4-008-01
每个进行语言康复的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作为语言康复老师,可以从他们康复的过程中看到各自的差异。个训个案:小A,男,2岁10月。右耳植入奥地利人工耳蜗5月余。双侧内耳畸形,1、耳蜗未显示;2、前庭与半规管融合呈泡状。双侧耳道狭窄,前庭蜗神经发育不良。这样的耳蜗情况预计对他的语言康复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轻松。
在上课前我也跟家长好好的了解过情况,小A现时确实对声音的反应不好,而且没有康复训练的习惯,曾到其他的机构进行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但是效果不佳,而且他们在家里也沒有意识做家庭康复,也不会做。与家长的沟通首先是介绍在一些学习规则,希望家长能给予支持配合,同时也交代了,小A的情况确实会比其他耳蜗正常的孩子康复过程更艰辛,需要家长的帮助也更多,希望家长之前有个心理预备。
果然,两个星期5节个训课下来,小A并不像其他新入学的学生一样,会在课堂上大哭大闹呀,需要拉着老师去找妈妈呀。在情绪调节方面,他没有刚入学与妈妈的那种分离焦虑出现,反而能够安安静静,不哭不闹的跟着老师到另外的个训室上课,而且能单独坐着一节课,就是因为不用做更多的安抚与课前准备,所以我们的康复训练也开展得很快。
每节课都会进行听放练习,从最简单的“给”到把手放到耳朵旁边,再听到声响后放好物品,有意识的培养听声音。尝试了很多次,每节都用笔记录究竟听了多少次鼓声,10次的话最多就能给我反应5次,那已经是很好的一节课了。不停的反复,不停地变换不同打击乐器,但是小A对声响的反应还是不明显,一个月观察,我还是不能确定他究竟是听见了还是真的听不见。另外,对于一个2岁多的孩子来说,看到一些动作一定会积极模仿的,但是小A却不是,无论是电脑屏幕显示的动作,还是老师做的动作,他都会若无其事,不看不模仿。那就变换一下尝试发音吧,无论从口腔练习还是发音来说,他都不能发出一点声响。突然让我觉得上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g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