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欢迎阅读!
![小学生,提升,能力,如何,阅读](/static/wddqxz/img/rand/big_106.jpg)
浅谈如何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
【内容摘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但前提是我们老师首先要重视阅读。只有我们重视了,才能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才会想方高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愿尽自己所能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关键词】 阅读 时间 兴趣 方法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要对阅读有浓厚兴趣,能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能理解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注意积累语言材料。”按照大纲的要求,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和措施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阅读时间要保障
目前,大部分家长、老师都比较关注孩子的分数,导致学生的学习时间百分之九十用于刷题。每天完成各科作业已经筋疲力尽,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阅读。阅读时间如果没有保障,提升阅读能力就无从谈起。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首先要想方设法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为了解决阅读时间不足的问题,我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1、与各科老师协商,各科的作业量严格控制在15分钟以内,以保障每晚睡觉学生至少有半个小时的阅读时间。语文作业以阅读作业为主。
2、每日到校第一件事就是诵读文言文和现代经典美文,由值日班干部主持纪律,直至当班老师到校为止。这样安排,有些学生到校较早的,就增加了半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
3、午休前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学生吃完中饭,马上午休的话并不能很快入睡。安排学生看会儿课外书,看累了就可以自主休息,这对学生来说既是一种放松,又能拓宽他们的阅读面。
4、周末是阅读的最佳时间。每个周末,我会布置一定量的阅读作业,返校后对阅读效果进行检测,学生参与阅读的人数就更多了。
二、阅读兴趣要激发
阅读时间有了保障,我们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从 "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让他们享受阅读的过程。
1、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我每个学期都会在班上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例如读书分享会、读书手抄报、课外知识竞赛、讲故事比赛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发阅读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成才之人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因为古往今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人,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3、发挥故事的魅力,激发阅读兴趣。
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境界中。正当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教师嘎然而止,然后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方法要指导
要提高课外阅读教学效果,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1.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读书先读前言、目录、后记等,读报先看标题、栏目,在浏览中形成粗略印象,借此选择图书,寻找资料。同时,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做到精读与略读相结合。
2.做到摘录与写作相结合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求学生随时把精彩的词句和片段摘录下来,以备所需。新课标指出,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求学生具有探究性阅读和创新性阅读的能力。特别是阅读完名著之后,要思收获,谈体会,发表见解,写出读后感,做到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途径还有很多,但前提是我们老师首先要重视阅读。只有我们重视了,才能保障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才会想方高法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才愿尽自己所能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才会在阅读中受益,阅读的能力才会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Yz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