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吉德林法则 助推幼儿科学进餐

2022-12-05 01:0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善用吉德林法则 助推幼儿科学进餐》,欢迎阅读!
德林,进餐,善用,助推,法则
善用吉德林法则 助推幼儿科学进餐

作者:邵利君

来源:《学前教育(幼教版)2021年第12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管理顾问查尔斯·吉德林提出:把难题清清楚楚地写出来,便已经解决了一半;只有先认清问题,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这种观点在管理学上被称为吉德林法则。案例中所描述的幼儿就餐过程拖沓,耗时长的问题在我园也曾困扰过很多一线教师,近两年来我們尝试运用吉德林法则来解决这个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定点观察和家访等途径广泛收集存在就餐过程拖沓,耗时长问题的幼儿进餐时的典型表现、教师及家长的处理方式等信息,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梳理、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通过表格,我们由表及里地找出问题的根源,为我们下一步制定有效措施指明了方向。


一会一课获家长支持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上表中不难看出,家长不正确的观念及做法是导致幼儿就餐过程拖沓、耗时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园通过一会一课对家长进行引领,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念。

1.定期家长会——帮助家长更新观念

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有效途径。家长会上,我们不仅多次邀请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的专家到园为家长进行幼儿膳食营养与健康知识讲座,让家长认识到就餐时间过长的危害以及科学饮食的正确做法,家园在教育统一战线”;还会用视频和照片等方式记录幼儿自主取餐、轮流报餐的精彩瞬间,让家长直观地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从而更愿意支持我们的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2.小儿推拿课——帮助家长学本领

一些幼儿食欲不振是因为脾胃虚弱。有的家长为孩子购买保健品却越补越虚,有的家长自学推拿但手法不专业。为了帮助这部分幼儿,我们邀请了妇幼保健医院儿保科的孙主任开设了线上课堂,定期为家长普及看舌苔辨积食”“捏脊健脾胃”“疏肝健脾推拿等实用宝典,指导家长调理幼儿脾胃,增强幼儿食欲,深受家长欢迎。 三研幼儿发展

相同的理念、共同的目标让家园心连心,由园领导、教师、家长组成的三位一体教研组应运而生。教研活动中我们分别对幼儿进餐环节、进餐能力、进餐内容进行了研讨。 1.一研改进就餐环节

为了创设良好进餐氛围、提高幼儿的进餐兴趣,通过研讨我们将进餐的过程调整为三大环节。备是指每次进餐前保育教师换好服装,配班教师播放轻音乐,主班教师组幼儿轮流报餐,充分做好餐前准备。取是指尊重幼儿饭量上的个体差异,把一刀切教师分餐变为幼儿自主取餐。小班从尝试自主取水果开始,逐步过渡到自主取点心、主食、炒菜、汤菜;中大班则全面实现自主取餐,让饭量小的孩子也能体验到吃得快、吃多份的喜悦。评是指幼儿轮流做值日小班长,每次餐后对各组幼儿进餐时的卫生、进餐秩序等进行点评。进餐环节的改进遵循以幼儿为本的原则,更多考虑幼儿的需求与体验,让幼儿能够好好进餐。


2.二研提升进餐能力

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幼儿的各种能力都可以通过游戏获得。于是,我们设计了一些游戏活动来提升幼儿的进餐能力。比如,针对幼儿咀嚼能力差的问题,我们指导家长在家和幼儿一起玩酸奶游戏:在每个人嘴唇上方间隔点几滴酸奶,对着镜子,比比谁先把酸奶舔干净,以锻炼口腔肌肉控制舌头上抬的能力;针对幼儿餐具使用不熟练的问题,我们在生活区投放了喂小动物”“小刺猬运果子等能够锻炼幼儿捏、夹、舀的材料,让幼儿游戏中锻炼手部小肌肉群,促进精细化动作发展。 3.三研进餐内容

幼儿挑食的原因很多,有的是不喜欢颜色,比如茄子;有的是不喜欢口感,比如豆芽;有的是不喜欢味道,比如豆腐。于是,我们在幼儿园开展了生豆芽”“种土豆”“磨豆腐等实践活动。例如在做豆腐实践中,孩子们亲自拣豆、泡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豆腐做好后,孩子们用两只小手小心地捧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认真地闻闻气味,细细地品尝味道,倍感珍惜。实践活动不仅让幼儿了解了制作豆腐的不容易,更对豆腐产生了喜爱之情,进餐时再遇到豆腐便不再排斥,挑食问题迎刃而解。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Sg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