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案例分析论文》,欢迎阅读!

影响高师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教学胜任力的因素分析
孟凡玲
(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陕西西安 720062)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影响高师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在体育教学中胜任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我国高师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字:高师;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教学胜任力 1 前言
高等师范院校是国家培养师资的重要基地。教师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下一代学生的质量。而且,体育又是重中之重,只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才是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全社会健康乃至全社会健康所不可缺少的。“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弱则中国弱。”早在1999年6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就明确提出了教师教育发展的政策:“把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为培养、培训的重点”。但是大部分的学者忽略了对学生自身胜任力方面的研究,没有将学生自身和学校的培养模式相结合。本文通过对十年来有关高校教学改革模式的发展和胜任力问题的研究发展等方面资料的查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所了解的知识层面,得出新的观点。旨在为我国高师体育教师的培养模式不断完善提供参考。 2 胜任力的概念及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 2.1胜任力的概念
目前关于胜任力的特征运用最多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pencer给出的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即胜任力特征是指“能将某一工作(或组织、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的个人的潜在的、深层次的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的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的或计算的,并且能显著区分的优秀绩效和一般绩效的个性特征。[1] 2.2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表现
体育教师(尤其中学体育教师)在胜任力问题上应具有的条件:
2.2.1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体育是一种身体的教育,作为一名中学体育教师其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所以体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自身的体质和运动能力也要求过硬,才能胜任。
2.2.2良好的适应能力。体育课上会有很多的突发事件和意外发生,要求教师遇事冷静,临危不乱,妥善处理,更应做好各方面的防护措施,减少和避免体育课堂事故发生。
2.2.3具有基本的创新意识。作为体育教师则需要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敢于创新,大胆改革,提高体育课堂气氛。
2.2.4过硬的教学理论基础。教师是教者,其任务是将自己所学以一定的方式方法不断地传授给学生,因此说不仅仅是动作示范,更重要的是将技术要领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技术要点。
2.2.5一定的知识外延。体育教师除了应具有基本的体育技能,教法知识外,还 作者简介:孟凡玲 (1983-),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科教学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邮编:720062
应具有卫生保健、营养、急救处理、生理、人体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以便应对体育课堂的突发事件。同时也应对其他社会学科的知识有所涉及,向学生传授一些科普知识,调节课堂气氛。
3高师应届毕业体育教师的教学现状
高师应届毕业体育教师的社会角色还没有完全的转变过来就上了工作岗位,在教学工作时能力发挥不完全等缺点和不足,经走访分析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角色意识不强;(2)教学工作适应期过长;(3)缺乏一定的创新精神;(4)理论基础薄弱;(5)不熟悉中学的教学环境和教材。 4 影响高师体育专业应届毕业生的因素分析 4.1 高师院校的课程结构不完善
回顾过去,在近几十年来,我国高师院校的体育理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基本原理和教学理论方面,对课程理论和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深度的研究。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人们对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看法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认为在当今的学校体育教育中更新课程内容和形式,构建合理的课程结构是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2] 4.2 培养途径和手段单一
目前,高师院校的体育专业采用的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过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课堂教学完成对学生课内知识的教育;通过毕业论文、教育实习完成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采用的方式途径陈旧,拓展学生的渠道和层面比较的单一。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技能,允许体育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位的管理较为严格,目前很多学校限制的体育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不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4.3 实践的时间短
据了解,全国各大师范院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实践课只有教育实习和论文答辩,没有其它的实践性课程。而且,教育实习时间大多都在第七个学期的头两个月,除去动员、总结和见习听课的时间,算起来实习时间也就一个月,加之有些学生自控能力差,疏于管理,致使实习效果不是十分的理想,只是走过程,不能发动学生自身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只是照搬套用教学过程,照抄教案,这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实习的作用。 4.4对中学体育教学环境了解少
高师应届毕业体育教师对中学的体育教学环境很陌生,不熟悉中学教材,这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毕业生的适应性,进而表现出胜任力不高的现象。由于大学的教育教学环境和方法与中学有很大的差距,习惯了器材足、学生少的教学情况,面对中学的恶劣条件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入手,所学知识理论和授课方式不能有效地运用,再加之新教师缺乏经验,不能和学生很好的沟通进而造成不良现象。
5 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高师应届毕业体育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和学校的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实践时间的机会和质量息息相关。科学的课程设置,多元化的培养模式,高质量的实践可以提高高师应届毕业体育教师的教学胜任力。 5.2 建议
5.2.1加强传统基础课,推陈出新;完善新型课程,开阔学生的研究视野;改革课
程内容,巩固基础,关照前沿。强调从整体上优化课程结构,按照“少而精”的原则,确立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结构性强、知识密度大、前沿性、实用性突出的选修课体系,并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辅修、双学位专业教学计划,为学生拓宽知识面以及优化知识结构提供机会。除此之外,还应把对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素质要求纳入学生需要打好的“扎实基础”范围,如加大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课程的设置。
5.2.2从多种渠道、各个层面拓展学生的基础知识、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技能,允许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攻读第二学位,目前很多学校限制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不利于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5.2.3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力度,在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缩短理论与实际操作的距离, 突出对学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组织竞赛和裁判工作、社会体育指导、体育市场营销运用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佳,王怀明等.论胜任特征及其研究新进展[J].毕节学院学报,2006,24(5):85-87 [2] 田凤彩,侯金云,张立新.谈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几点认识[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19(2):110-112
[3] 刘芳,杜朝辉.高等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研究[J].北京体育
大学学报,2006,29(12)
[4] Dils. A.Keith , Ziatz, Daniel H . The Application of Teacher Education
Curriculum theoy to Interscholastic Coaaaching Education: Leaening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a Quality Interscholastic Athletic Program[J]. Physical Educator,2000,57(2):88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K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