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2023-02-17 00:4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欢迎阅读!
故宫,观后感,文物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

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解并描述的是一群专职修缮文物的匠师们在故宫修文物的日常。故事讲解并描述安静而温柔,一共三集的纪录片,大约3个小时就看完了,总觉得意犹未尽,不够看。 第一集讲解并描述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故事,其次集是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故事,第三集为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三彩马,辽金木雕佛像,康熙皇帝60大寿的32扇屏风等,每一件消失在纪录片里的知名或者不知名的作品都分散了故宫匠师们的心血。观众平常只能远观的稀世珍宝,在这里成为这些匠师们每日捧在手心里打磨的作品。

最让我触动的一幕是第一集中,一位修补陶瓷的年轻女孩,着自行车在故宫里骑行的场景,她说她最喜爱星期一的故宫博物院,由于星期一闭馆,骑行在没有人的故宫中最为满意自由。纪录片旁白讲解并描述道:“据说第一次享受这种待遇的人是末代皇帝溥仪……”这句话一出,心里莫名的咯噔了一下,穿越百年的故宫,见证了多少历史人物的游走,经受了多少辉煌与落寞的历史时刻。故宫早已经不是一座建筑,而是一种文化的承载。

在这里工作和在北京其他地方工作的感受完全不一样,宫门层层,阻挡了外界的喧嚣,修补匠师们说他们能够在文物修补中和古人对话,看到上一次修补这件文物的匠师的故事和性格。文物的修补



1


讲究的是修旧如旧,残损的文物需要匠师们的一双巧手拼接与复原,耐烦与艺术想象力缺一不行。对自己的作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力求最大限度的.还原文物的本来风貌,这样的工匠精神在如今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里显得特殊宝贵。

一件文物,经受几百乃至上千年,早已由于时间而变得斑驳,感谢这些文物修复匠师们,让我们看到了最大程度上的文物原貌,我们还有机会看到这些代表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珍品。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2

这几天,故宫特殊火,宫里的人也特殊火。

12.4,也就是昨天,从松江一路赶到人民广场,到了大光明影院门口差点吓死。领票的长队已经从大厅里七拐八绕,甩在南京西路上。一边拍照发给小伙伴一边排队,心里嘀咕:这也太火爆了。 这部大火的纪录片,我其实两个星期前才开头刷。B站刷比较火的正经片子,如《河西走廊》等,一周目非得屏蔽弹幕不行。没有弹幕加成还能被圈粉的片子,那才是好片子啊。

北京离自家很近,去故宫次数却少。第一次留下印象的只有东西暖阁逼仄的空间,窗边的大炕,珍宝馆的点翠凤冠,夕阳西下时树影竹影在北风中飒飒作响,寒气从地底下泛上来。

几年之后看到纪录片,才发觉隔着红墙,竟然有那么多可爱人和故事。

与心里想的一两百人小聚的场面完全不同,偌大的放映厅坐满了两层人。电影结束之后是见面会,有人离场,我们匆忙跑到前面。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t4AK.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