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概述素材(新版)教科版

2023-03-06 00:40: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天气》单元概述素材(新版)教科版》,欢迎阅读!
单元,上册,教科,概述,素材


《天气》单元概述

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段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3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了肤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下雨天为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自课程标准中3~4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1.1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多见特征,并使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6.3.1描述测量物体或空气温度的方法;知道国际上常用摄氏度作为温度的标准单位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14.1.1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描述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 14.1.2利用气温、风向、风力、降水量、云量等可测量的量,描述天气。 14.1.3知道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例外。

15.3了解台风、洪涝、干旱等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影响。 17.2举例说出改变方法和程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17.3.2知道使用工具可以更加确凿、便当和快速。天气单元一共设计8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呈现的单元结构。

1 / 2






第一阶段,第1我们关心天气。作为单元起始课,明确学生在本单元中的学习主题,在研讨中测查学生前概念。学生将了解例外时间、例外地点的天气繁复多样,了解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记录天气日历,激发学生观察、研究天气的兴趣。

第二阶段,第2~6课。在这一阶段,学生转入对某一项天气特征的观测研究,将分别观察、讨论、测量和记录几种天气特征(气温、降水量、风力和风向、云量)的数据。在教师指导下,用较为确凿的科学词汇、图示、符号等描述天气。

第三阶段,第7~8课。进入第7课时,学生已经做了一个月左右的观察和记录,收集了大量的关于天气的数据。在这一课,他们将分析和总结已经收集到的数据,用简单的统计图表整理信息,形成天气单元学习以来对当地天气的概括性的认识。在第8课中,学生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学会使用天气符号描述天气。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

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5风的观测和第6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

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严重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本单元学习成就的严重因素。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方的天气情况千差万别。教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灵敏使用教科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校的气象观测站,为学生的观测活动提供更为不利的条件.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tQ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