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如其人陶渊明散文》,欢迎阅读!
文如其人陶渊明散文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任彭泽县令,在任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我们学习了他的小说《桃花源记》,诗《饮酒(其五)》、《归园田居》,辞赋《归去来兮辞并序》等;他的作品“文如其人”,坦坦荡荡,真诚坦率,读他的作品,容易走近他的生活,容易走进他的内心。下面我从他自己的作品出发,对陶渊明其人做点研究。
一、淡泊名利的陶渊明
在《归去来兮辞》的小序里,陶渊明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自己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诗人虽然“饥冻虽切”,也绝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但态度却坚如磐石,义无反顾。诗人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也不愿因为名利去违背自己的本心,所以诗人便选择了弃官归家,而这弃官,在他看来是“顺心”之事,足见诗人视名利如粪土。
二、“迷途知返”的陶渊明
诗人在辞官以后便说出了自己心中所想“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诗人也认识到了自己过去的错误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但“知来者之可追”。诗人虽然走入了迷途,但幸运的是“其未远”,诗人坚定地相信自己辞官归家是正确的选择,诗人想象着自己归家路途的轻松与归家后的情状:先乘船,后上路,和风拂衣,小舟飘荡,他问路人,暗自计程,恨晨光熹微,嫌天亮太迟,诗人归心似箭,及时回头醒悟的喜悦也尽显其中,这也塑造了一个顺乎本心,率真自然,超乎世俗的陶渊明。
三、满足于田园之乐的陶渊明
诗人在看到家的时候便“载欣载奔”;到家后有“僮仆欢迎,稚子候门”;诗人看看院子里的树木,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诗人“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一派悠然自得之情便流露在字里行间,就像诗人所说“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做官本是无心,可官场确实让他感到厌倦,倒不如“请息交以绝游”,何乐而不为呢?春天将要到来,而诗人也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春耕,这种静谧又舒适的生活也正是诗人的心之所向啊,也由此诠释了一个有着归家之乐的陶渊明。
直至现在,陶渊明的故事被吟唱成了传说,精彩的情节,好多。 陶渊明,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陶渊明笔下的陶渊明,又是多么令人敬佩啊!他从世俗的尘网中“归来”,他在宁静的田园中守拙,他也曾悠然地采菊东篱下,他可谓“出淤泥而不染”,如飒飒秋风中的临霜傲菊。“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是他超然脱俗的神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是他的精神写照。很期盼与您的下一次相逢——靖节先生。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sL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