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象棋》教案》,欢迎阅读!

幼儿园大班社会《中国象棋》教案
【活动目的】
1.对中国象棋感兴趣,愿意了解中国象棋文化。 2.初步了解中国象棋文化传说。 3.能运用简单的象棋知识初步学下象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
·幼儿有过下棋的体验,了解胜负的涵义。 ·教师了解中国象棋的规则。 2.材料准备:象棋若干副。 【活动过程】
1.这是中国象棋。
教师提问:你们会下棋吗?会下什么棋?(出示中国象棋)这是什么棋?你们会下中国象棋吗?
2.象棋里的故事。
(1)教师提问:象棋是由几个人下的?象棋是谁发明的?象棋的棋盘和棋子代表什么?这里面还有一段故事呢。
(2)教师讲述象棋的起源传说。
(3)教师提问:2000多年以前谁和谁打仗了?(项羽和刘邦) 他们打到最后划定鸿沟为界线,不再打仗了,鸿沟在象棋上的名字叫什么?(楚河汉界)
3.怎样下象棋?
(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认识象棋的棋子、棋盘。 A.中国象棋的棋盘是什么样的?(观察分析)
B.我们认识了象棋的棋盘,可是要下象棋,还得有什么? C.我们再看看象棋的棋子是怎么摆放的?
(2)读棋子上的字,教师介绍每个棋子代表的意义。 A.车——战车 马——战马 象——承相,大象
士——保护将军的士兵 将(帅)——整个部队的首领卒(兵)——打仗最前面的士兵 炮——大炮 B.象棋的棋子一样吗?(有红色的,有黑色的)
C.为什么有黑色和红色的呢?红色代表谁?(刘邦)黑色代表谁?(项羽)。
D.棋子有多少个?(红色有16个、黑色有16个,一共有32个) (3)了解下象棋的规则。
教师:象棋的棋子不仅颜色不一样,它们每个棋子走路的规则也不一样,象棋的顺口溜“马走日,象走田,车走直路,炮翻山”。
(4)教师或个别演示棋子的走法。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qw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