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2022-12-28 18:04:4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探究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欢迎阅读!
文言文,教学方法,探究,初中


探究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探究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方法 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教育局宋良菊

现行初中语文版本收录的文言篇目不多,只占总体篇目的20%左右,但它们内容丰富,文质兼美,很值得细细品味。由于古今语言变化的差异,大部分初中生学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这就需要教有方、学亦有方,学生才能易学好懂,才能体会到文言文词句的妙处和古人的智慧。然而文言教学往往停留在翻译字句,疏通文意上,似乎作一通翻译,文言文教学的任务完成了,而实际效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眉飞色舞,而台下学生无精打采,这种教学法使学生成为上课记笔记,下课理笔记,考试背笔记的“机器”,无益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经多次课堂实践,我逐渐形成了“读——译——议——赏”四步文言文教授方法,以读带议,以译带议,以议带赏,让学生在读、译、议、赏四步中,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内容,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所谓“读——译——议——赏”即是讲授文言文的四个环节,一环扣一环,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具体实施步骤如

下: 一、读

朗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使学生更直接的进入课文内容和描述的意境,从而

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细分起来,有四个环节。

1.初读:我每教一篇文言课文时,不管学生懂不懂,先让他们自由朗读课文二至三遍,然后让

学生讲讲自己所理解的课文大意,使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听读:听读录音带,或听老师范读,在听读中解决生字、词的读音及正确的语音停顿,更进

一步深入课文。

3.跟读:跟录音带读或跟老师读,进一步巩固生字词的读音和长句、难句的正确断句。




4.对读:由二人或四人一组,自由读,先由一个人读,其他人听,听他读准了字音没有,读对了音节没有,如果有错及时地进行纠正,然后交换进行。这一小环节,实际是对前面的三个小环节的检测,让学生互相检测,互相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开展联想和想象,利用语声的造型作用,准

确、生动、丰富地再塑文中的艺术形象,为下面的赏议铺开了道路。

二、译

即串译课文,归纳整理,具体又分四步:

1.自译。通过第一环节,学生已经朗读课文5——6遍了,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理解,于是组

织学生二人一组,对照注释,自译课文,并圈出疑难点,等待质疑。

2.答,即答疑。针对学生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问题,组织讨论、释疑。有的由学生自己作答,

有的由老师作答,这样彻底消除了课文的文字障碍。

3.听译。在初学字词句后,放录音或老师读,学生听每一句的意思,有理解不了的地方,要求

学生立即举手,解决问题后,再往下读,再往下听。

4.理,即归纳整理。这是串译课文的最后一个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出文中的通假字、多音多义字、活用字、异读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固定结构或文字、文体、文化常识,并联系已学的课文,对类似的知识加以整理、归类,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同时使文言文基础知识

理化、系统化。 三、议

至此,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难点全部得到解决,但文言文教学不能就此打住。为提高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针对实际或由学生自己提问题,或由老师提问题,组织讨论。特别是强调一点,这里的“议”不是“析”,不是按部就班的分段落、析结构、结主题、总特色,而是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入到课文里面去,拓宽思维,加深理解。在组织学生讨论《陌上桑》的内容时,有的同学提出的疑问:使君吏打听罗敷的情况时,罗敷的年龄是“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而在下文,罗敷向使君夸赞自己的丈夫时,说:“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可以肯定,

---文章来源网络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pFG.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