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医院统计工作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

2022-10-18 07:39:5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做好医院统计工作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欢迎阅读!
统计工作,医疗服务,做好,促进,质量
做好医院统计工作 促进医疗服务质量

摘要:在医院科学管理的过程中,医疗统计数据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院管理策中。统计报表正是这些数据信息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地促进医院发展,加强统计报表工作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医疗行业的必然趋势。统计数据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层的决策,有时甚至会对全局决策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医院;统计报表;信息;统计制度

医院统计报表工作是医院管理者评价医疗成效、提高医疗质量、规划医疗管理的重要信息工具,在挖掘内部潜力,测算未来发展前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医院科学管理建立在质量可靠的统计信息基础之上,医院信息通过收集、整理,从无序到有序的加工,归纳、分析,得出最终的统计报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院管理决策中,为各层管理者提供管理和决策方面的服务,同时也为各管理科室制定新时期发展规划提供详尽的参考资料 一、 医院统计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医院统计数据的收集是产出统计报表的基础。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统计渗透到医院的各个部门,这就需要数据的收集工作朝着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以便更全面、更系统、更准确地收集到原始资料

(一)各科室均要有原始登记,设记录本,记录内容具有真实性、准确性、实用性。医院各门诊科室、急诊科、换药室、体检中心、各个功能科室以及各个病区每日的工作量,次日上午报出,要求及时、准确。

(二)各科都要按期向统计科报送统计表。统计数据采集到位后,统计人员要结合原始资料工作经验,对数据进行检查、核对。统计人员核对工作的重点在于控制计算机不能自动检查的部分数据,数据过大、过小,均应引起统计人员的注意,要充分和科室原始登记核对,直到最后确定无误后方能进一步分类、整理,按使用要求、使用方式和使用范围及用途,填写预先设定的表格,经过再加工和再整理,打印出正式的统计报表,再审核无误后,方可报送核算室进行核算,报送有关部门领导参考。

(三)电子计算机能按所设定的程序自动完成报表数据的,统计人员要定时按设定好的公式程序、期限进行提取,并进行判断和自动检查纠错。由于每一事物都有其局限性,计算信息系统也不例外,某些程序上漏洞在所难免,统计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如某些数据不合常规)要及时和程序员联系,及时纠正。 二、 医院统计报表在现实中的实施与应用

统计报表工作在当今医院临床医疗及管理决策中有着重要作用。报表统计工作的深入开展和精细化归纳与分析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医院管理科学性和先进性。因此,加强医院统计报表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 统计报表工作的实施

1. 门诊挂号的管理,要求挂号室分出急诊、预约、惠民等挂号量,并按内、外、妇等临床分科记录门诊挂号量。

2. 病房动态日报的管理,全院各个病区早晨交接班后,当班护士要对病房昨日病人的入院、出院、治愈与好转情况,核对确认后填报。

3. 功能科室工作量登记,要求各科见收费单据登记,不少不漏,以便全面了解医院大、中型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

4. 定期汇编统计信息资料规范书写统计报表分析报告,做好本年度和上年度同期对比工作,在全院大会上进行通报,可以提高各科室的竞争意识。

5. 医疗单位还可根据情况需要,除了日报、月报、季报、年报外,开展不定期统计报表工作

() 统计报表工作应用

1.统计业务报表每月一期,包括门诊医生日均门诊量排行榜,病房各医师的住院人数、住院天数及介绍入院病人数、工作效率排名,及全院病区工作动态报表,根据科室各指标波动情况作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供领导及管理科室参考。

2.统计数据与效益相结合。完善的统计表格,是完善的统计指标体系的有效载体,完整


而连贯的统计数据能够为财务科核算科室效益提供重要依据。每一期的统计数据经过认真复核,得出的统计报表,能够为员工的绩效考核提供标准,这间接促进了员工努力提升医院服务质量的积极性。从医院员工自身利益出发,统计报表的绩效考核,可促使员工最大程度的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对病人真的就像对待亲人一样和蔼,有效提升了医院的服务质量,自然能赢得百姓的口碑。通过对各个医生和科室的门诊总诊疗人次、出入院人数、住院天数、介绍病人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等各种指标的考核,将既定管理目标与当前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比较,考核评价责任科室及个人业绩,直接与科室效益工资挂钩,根据规划目标值加分或扣分,确定履行的责任和相应的奖罚,核算出各科室效益工资。 3.统计数据的反馈功能。每月的工作指标以科室为单位单独列表,并与上年同期相比,分析当月指标增加或减少的原因,并对该科提出合理化建议,一科一表,反馈回科室。科室张贴后,有利于全体科员充分总结经验,提高工作效率。

4.本年度统计报表结果是上年度医院管理者所做决策正确与否的检验标准。统计结果是医院经营情况的信息汇总,是医疗活动实际的数量表现,医院管理者所做的决策正确与否也必须由医院的经营情况来检验。通过完成数与目标数的统计结果对比,可以为领导做新的合理化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依据。

5.根据历史及现有数据进行统计预测。在对医院总体的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医疗单位内部情况和外部条件,对统计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延伸,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利用多年的资料经验对医院的工作目标进行预测,科学地展望未来,为领导制定下年度的工作计划和目标提供资料,达到对未来发展趋势的跟踪监控。 三、医院统计报表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有待提高。一方面,从事统计工作的业务人员素质差,严重影响统计工作的质量,表现在统计人员变动频繁、队伍不稳定、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知识欠缺,统计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基层数据填报人员不固定,记录不全,数据混乱。随着医院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统计数据与效益工资挂钩,科室登记人员就在某些数据中下功夫,人为地多报或漏报,致使统计数据不实。第三,统计工作本身粗疏,统计人员法纪观念淡漠,统计态度不严格认真,上报不及时,资料不完整不连贯,可比性差,甚至有弄虚作假现象,部分人员道德品质不良。第四,即使是网络系统自动提取,自动统计的数据,由于系统方面设置的局限性,也会对数据的准确性产生某些影响。高素质的人才是团队中最富有价值的资源要素,单位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当然也包含统计人员。

(二)员工的统计意识需要提高。统计报表的填报,往往由于医务人员和后勤人员对统工作的陌生和不理解,而遭受到冷淡和推诿,导致统计数字填写质量不高。为了从源头上排除干扰,要逐步完善统计制度,定期抽查,并随时向负责填报的工作人员宣讲统计政策和统计数据的重要性,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认真填写,也是对自己工作成果的一种认同和总结。部分数据可考虑和科室奖金相结合,部分数据可在院周会上通报,以引起临床各科室的高度重视,提高科室填报统计数据的积极性,大大减少了统计人员的顾虑。

()报表统计工作计算机程序化不高。很多医院统计工作仍然是单点手工填报,算盘、计算器是主要的统计工具和手段。当今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医院统计工作也应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发展,数据采集应转变为网络系统自动提取、自动生成,多点采集。统计工作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这就需要单位的资金投入以及配备有相当水平的统计人员。

(四)统计报表中指标概念不明确。指标是研究对象的数量特征,一个科学的统计指标要有明确的指标涵义及外延、指标内容和科学的计算方法。如住院天数,设计时要考虑与床位费相配,算入不算出或算出不算入,不能两头都算;出院患者的治愈和好转界限不清,常常靠医护人员的经验填写,没有明确的标准可供参考执行,这就使得一些指标形同虚设,在指标体系中参考价值不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邓千.《运用PBExcel自动实现医院统计报表》.医疗卫生装备,2010,06. [2]沈向军,曹阳.《某医院月统计分析方法和内容的探讨》,中国医院统计,2010.02. [3]王丛梅,《医院统计信息与医院决策的相关性研究.》现代经济信息,2009.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mQ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