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2023-02-24 11:09: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分级,管理制度,手术
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为加强手术管理,明确各级医师手术权限,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手术安全,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制定本制度

1、组织管理

1)成立手术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及手术评价标准,监督管理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制度的执行。

2)委员会下设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评定专家组,组长为相应外科专科主任(麻醉科主任),成员为手术科室学科带头人和主任医师,负责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技术考核、外科手术评价、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手术分级审定。

3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医务科,负责组织手术医师资质的审定.协调制定手术分级及手术医师资质准入范围和标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麻醉科监督执行情况。

4)各科室成立本专科手术医师资质评审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 2、手术分级

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将手术分为:

1)一级手术:手术术式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2)二级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低风险的各种中等手术。 3)三级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中等风险的各种重大手术。 4)四级手术:手术操作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高风险的各种手术。 微创(腔内、内镜)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级手术中。

可参考卫生部印发的2013年版10个专业的《内镜诊疗技术规范中的诊疗技术目录分级。

3、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任职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从事相应技术岗位的年限和临床工经验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1)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业、从事住院医师2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从事住院医师2年以上者,博士生从事临床工作1年以上。

2)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3)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内,或博士后从事临床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3年以上者。


4)主任医师 4、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1)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一级手术。 2)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一级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手术。

3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二级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手术。 4)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三级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四级手术。

5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三级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手术。 6)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四级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部分四级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研项目手术。

7)主任医师:熟练完成四级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5、手术审批程序 1)手术医师提出申请

医师根据个人工作能力提出申请,填写《手术医师资质准入审批表》包括姓名、年龄、学历、职称、科室、工作时间、申请时间、已获得的资质等级和病种、拟申请的资质等级和病种、申请理由(包括个人能力、诊治病种及不少于5例次手术)科室意见、专家组意见、管理委员会审批意见。

2)科室评审小组意见

各专科结合申请者基本情况、实际技术操作水平、围手术期管理、医德医风、患者投诉和纠纷发生情况,初步认定其手术级别。由科室主任签字确认。

3)医院专家组审定

结合科室意见,由医务科召集组织专家组进行手术技术考核,主要考核内容包括沟通能力、术前准备、手术技能熟练程度、无菌操作等方面,提出同意开展手术级别和种类,并管理委员会审批。

4)审定后的手术医师资质表一式3份,由本科室、麻醉科、医务科留存。 6、手术实施

1)正常手术:各级医师按照手术分级授权开展相应的手术。

2)特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审核,由业务副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及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外籍医师的执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凡属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视作特殊手术:

1)患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患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省部级以上的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民主党派负责人。

3)可能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涉及到医疗纠纷或者司法纠纷的。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mG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