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2022-08-17 17:17:3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欢迎阅读!
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阅读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作者:蒋斌馨

来源:《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 2018年第3



摘要: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的确,读书可以让人变得聪明,让人富有智慧,使人心情舒畅,良好的阅读习惯更是使人受益无穷。而且随着信息时代对人文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作为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阅读活动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视野,而且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更有助于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针对目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探讨,分析原因,并提出对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阅读习惯;小学生;培养;策略

目前,我国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时,存在着小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时间较少、阅读方法单一和阅读效率低下,以及家长和老师对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意识不强和阅读目的偏差等问题。根据现状分析原因着手,本文将试图深入了解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策略。

此文章针对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谈一孔之见,盼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

一、当前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

当前小学生的阅读现状令人堪忧,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小学生更是只占少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1小学生的阅读态度不够端正

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认识到课外阅读活动的重要意义,并且也相应地开展了课外阅读活动,相当部分的学生会自觉自愿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但是却还是有极大部分的小学生在阅读态度上觉得无所谓或者说是觉得阅读没有太大的用处。

2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

当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在学校学习完了必要的课程之后回到家中就是一个劲的玩,很少把阅读当作一种课后兴趣来重视。没有兴趣就会导致阅读量过少,那么自然而然的就是阅读习惯得不到培养。

3、阅读环境不利于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当前各方面环境都不利于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家庭阅读氛围不高,学校的应试教育顾着成绩也是让孩子的阅读被搁在一旁,更谈不上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社会的阅读环境也是令人堪忧,就算是在公共的图书馆,更多能看到只是一些电子产品,很少是在阅读的。这样的社会环境对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更不利于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端正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态度


想要端正小学生们的阅读态度首先就是要让家长老师们知道知道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小学生的阅读也是提升知识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在家中,家长鼓励孩子多阅读,在学校,老师教会孩子怎样养成好的阅读习惯。这样,孩子从心里就不会轻视阅读,慢慢的就会养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一种负担。这样孩子们都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之后,就会使整体学生们对待阅读的态度端正。

2、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

首先是学校方面在阅读上要做到进一步的改进。学校开设阅读课,好好的利用阅读课向学生传授阅读知识,让学生体会到阅读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这样的阅读课上,不是盲目的让学生阅读,而是需要做到有效的引导。教师首先通过给学生朗读的方式提高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既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还提升了儿童的思维情感品质。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读课本上的故事,还应该更多的去读课本以外的知识。学校还可开展相应的阅读活动。例如说经典诵读大赛,书海拾贝,我是阅读小能手,校园读书日,阅读角等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一些活动,激发起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会为了自身的荣誉感不断地来充实自己。在阅读角里同学会为没看过故事的同学介绍内容,讨论大家喜欢这本书的哪些地方,或者谈谈大家曾经读过这位作者的其他哪些作品,如此等等,这样便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其次是家庭方面要多多鼓励孩子阅读,家庭父母的鼓励是十分重要的,对孩子的影响也很大,通过家长的支持让孩子知道阅读是一种有益身心、快乐的事情。父母不光要做到语言上的鼓励,还应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等场所,积极参加读书活动,由内而外的影响孩子的的阅读兴趣。

3、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首先是家庭要创造一个好的阅读环境。家长要树立榜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庭是孩子最先接受教育的地方,小学年级学生最初的读书行为受家庭的影响最深,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对读书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读书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有读书习惯的家庭能培养出有读书兴趣的孩子。家长的文化水平对孩子读书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作为父母必须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个人素质,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与其进行交流,并达到影响孩子的目的,使孩子养成爱读书的习惯。平时,家长更应该树立榜样,每天抽出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增进感情,增加孩子的知识、语言驾驭能力,使孩子建立最初的读书兴趣,孩子的读书习惯就会变得越来越好。

其次是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小的方面来说在班级营造优良的阅读环境,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指导学生办知识园地或知识角、图书角、手抄报、好词佳句集锦、阅读信箱,学校的展窗内可张贴最新的报纸在楼道拐角处可设立藏书角,方便学生借阅和查看;在走廊墙壁上张贴名人名言,宣传读书的益处;各班的教室外墙上可以设立“读书长廊”,展示学生作品等;教师指导阅读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营造温馨的读书氛围,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潜移默化地发挥环境教育功能。从大的方面来说,学校图书馆建设应该完善。根据素质教育的需要,以学校图书馆为依托丰富校园文化,营造奋发向上的校园氛围将成为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根据不同年级学生阅读能力,选择配置多套图书及大量的课外读物定期向学生开放,广泛组织学生阅读文学、自然科学历史等书籍,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学校应该从孩子的长远发展着想,建设好图书馆,打开图书馆,让学生们享受课外阅读之乐。

4、教给小学生良好的阅读方法


首先是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学生生带着问题读书。教给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动脑子读书。在读文章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一边读一边想的机会,多进行独立阅读。凡是学生能通过一边读一边想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要经常鼓励那些勤动脑、多思考,带着问题去读书的学生,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进而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想的好习惯。

其次是培养学生阅读时圈画批注的方法。古人常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毛泽东同志在读《二十四史》时,作了无数的批注、评点,在空隙处密密麻麻写满了自己的看法。这个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学生在读书时,伴随着积极的思考,用铅笔在书本上圈一圈,画一画,随时写下自己的看法、体会,不是很好吗?学生在读书时,只有一边读一边思考,才会有所感,才会圈画批注,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

三、小结

总而言之,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能够陶冶自身的情操,能够提高自我的学识能力,能够丰富自己的人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着我们的各个方面,虽然现在小学生总体的阅读情况并不是令人乐观的,但要想让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也并非无稽之谈,只要学校的悉心灌溉,完善图书馆等硬件设施以及老师们一起努力,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只要家庭的耐心栽培,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只要社会的大家齐心协力,少一些电子化气息,多一点阅读的气氛。在这几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也就指日可待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lO.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