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完整版)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欢迎阅读!

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设计人:韩燕萍 审核人: 时间:2018.12.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掌握《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2.通过一系列的史料分析,了解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实质及影响。对比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异同,认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
3.通过理解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实质,认识到它的签订是牺牲在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基础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主要内容。 难点: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三【知识体系】
四【题型例题】
列宁曾经评论说:“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这说明华盛顿会议没有处理好哪两个国家的矛盾( )
A.美国和日本 B.英国和德国 C.德国和法国 D.美国和英国 五【活动设计】 自主学习
1.巴黎和会的时间、地点、与会国、操纵国、目的、中心议题、核心文件分别是什么? 2.《凡尔赛条约》签订的时间、签约国、内容分别是什么? 3.凡尔赛体系的形成及作用是什么? 4.了解国际联盟的形成。
5.华盛顿会议的背景、时间、地点、与会国及主导国、中心议题、结果、作用分别是什么? 6.《九国公约》签订的时间、内容、影响分别是什么? 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两则材料,谈谈对《凡尔赛条约》的认识。
材料一:法国元帅福煦在听到《凡尔赛和约》签字的消息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20年的休战。”
为什么这么说?
探究二:根据三则材料,谈谈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认识。
材料一:美国1923—1929年,整个工业生产率提高40%;法国1924年工业生产总量超过战前水平;
材料二:列宁说:“靠《凡尔赛条约》来维持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九年级历史学科学案 设计人:韩燕萍 审核人: 时间:2018.12.
英国1929年的工业常量也达达到1913年水平。 材料二:一幅图片——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 列宁:“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日本代表:“这哪里是什么谈判,这简直就是对日本的审判!”
六【当堂检测】
1.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如何处置战败的德国 B.中国的山东问题 C.维护世界和平 D.调节美国和日本的矛盾 2.《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是( ) A.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 B.德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C.德国的殖民地被以“委任统治”的形式加以瓜分 D.禁止德国和奥地利合并 3.引起中国五四运动的条约是:( )
A.《凡尔赛条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辛丑条约》 4.巴黎和会具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能够佐证此结论的典型史实是( ) A.英、法、日三国操纵本次会议 B.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C.与会各国签订了《九国公约》 D.美国居主导地位而且获益最大
5.2017年3月13日起,韩美举行了史上最大规模“关键决心”韩美联合军演,美国借机想要将“萨德”强加给韩国,其狼子野心与20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20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
A.签署了《九国公约》 B.参加了巴黎和会C.提出了“门户开放”政策 D.加入了国际联盟 6.“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这一规定出自( )
A.《权利法案》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条约》 D.《宅地法》
7.华盛顿会议最大的获益者是:( ) A.中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8.下列有关《九国公约》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使中国回到被列强共同掠夺的局面 B.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转交给日本 C.打击了日本独占中国的计划 D.中国对列强实行“门户开放”政策 9.一战后建立了世界新秩序,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被称为:( )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 雅尔塔体系 D.布雷顿森林体系 10.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共同点有( )
①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会议 ②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 ③会议暂调整了列强之间的矛盾, 但又埋下了新的矛盾 ④两个会议均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七【课堂小结】
1919—1922年,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国家先后在巴黎和华盛顿召开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条约,形成了战后帝国主义的“和平”体系,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个体系巩固了战胜国的既得利益,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暂时和平。由于这一体系既是战胜国强加给战败国的,又是战胜国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因此该体系不可能持久。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W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