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及有效措施

2022-10-29 17:28: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及有效措施》,欢迎阅读!
师风,师德,浅析,意义,措施
浅析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及有效措施

摘要:现代社会中,教师除了以教书匠的身份为学生传授知识以外,更需要以身作则的通过一言一行为学生做好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过程中,就要求教师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爱岗敬业、以德立身、以德施教。鉴于此,文章重点分析探讨了建设师德师风的意义,总结了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的常见问题,并就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措施,希望能对我国教师师德师风的教师有所借鉴。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意义;措施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而教师自身师德师风的建设又是做好树人工作的前提与保障,由此可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仅是新时代对于教师自身的要求,同时更是现代教育和高校发展的应有之义。只有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保证其真正的做到谨言慎行,率先垂范,继而首先以德立学、以德育德的目标。 1、建设师德师风的意义

以往实践研究证实,教师的师德师风不仅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和人才培养质量,长远来看,同时更是直接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成败。整体而言,建设师德师风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师德师风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高校教师通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的投身到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促使学生以教师为榜学习教师高尚的思想品德、优良的政治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够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高尚品德,推动学生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发展,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教师是教学科研的主力军,承担着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计划制定实施、课堂教学开展、学生成绩评估等多项教学环节的责任,只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确保教师德才兼备,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工作、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2、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形式泛滥,措施未能落到实处

就现阶段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来看,存在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工作敷衍了事、未能保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的问题,如在教学工作没有做到积极进取,容易安于现状。此外,各项教学措施和师德师风建设措施沦为形式的问题也较为突出,例如开班会成为了走过场的形式自习课、班级活动成为了摆拍照片等,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还会给学生带来不良影响。 (二)师德师风意识淡薄,配套制度缺乏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形势日新月异,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青年教师的专业素质是值的肯定的,但同时也有部分教师师德师风意识薄弱,未能充分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认为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向学生传授专业技能和知识即可,忽视了课堂外和学生的思想交流和内部互动,在做人、做事、社会交往、思想道德等方面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与此同时,从师德建设的相关配套制度看,缺乏对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效果进行评价和监督的标准,使得教师难以通过制度进行师德师风的自身提升


(三)师风师德建设氛围薄弱,教师享乐主义突出

教学工作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职业意识,然而,受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部分教师存在严重的功利主义和个人利益至上思想,在工作中,把实现个人成就和自我价值放在首位。这种不良思想直接导致了部分教师在工作中严重缺乏责任感和敬业精神,爱岗敬业意识淡薄,不仅工作态度不好,而且不能认真对待基础教学和科研工作 3、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求真务实,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首先,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本,面对祖国未来的希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有一点造假,对此,教师要严格每一项教学工作,积极号召班级活动,求真务实的安排好所有教学活动,脚踏实地地教书育人,而不是仅仅将其停留在口号上。其次,学校方面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管理,通过外部强制性条件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形成对教师行为的监督和规范,帮助教师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加强理论学习,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首先,在理论研究方面,要围绕师德师风开展专题研究、研讨会和座谈会,进一步研究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建设师德师风长效机制的相关文件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不断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其次,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一系列文件,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制度文件,加强监督制度的落实,切实发挥制度规范作用。最后,严格执行高校师德考核,发现教师行为不端,一起核实,绝不姑息。与此同时,切实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增强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促进师德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推动师风师德建设

首先,为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建立教师互助、合作共赢的友好工作系,通过教师集思广益来齐心协力的推进课堂教学开展,使教师在相互学习和监督中慢慢成长和进步,以此有效提高教学教育的整体质量。其次,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氛围,学校方面积极做好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和教师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形成有效的家校互动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科研主动性,以此有效推动师风师德建设。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是教育的基础,面对新时代下的新使命,学校应当继续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让教师客服职业倦怠现象,形成严谨的教书育人氛围,以此推动那个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雷琪霖.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浅议[J].神州,2019,(29):140.

[2]赵金,张嘉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必要性探讨[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9,(1):139-140.

[3]高红柳.新时代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11):258. [4]庞贺峰,王子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科教文,2018,(4):30-31.

[5]林业强.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J].牡丹,2017,(30):121-123.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V7x.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