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

2022-08-15 06:09: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欢迎阅读!
早期,幼儿,认识,阅读,谈对
浅谈对幼儿早期阅读的认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亲近书籍,爱上阅读,对于每一个成长中的幼儿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书写技能。可见,早期阅读对幼儿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早期阅读的内涵

语言学家古德曼1972年指出:阅读是对三种相互有关而又相互区别的信息,即形符的、句法的和语义的信息,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式。早期阅读就是在学前阶段,幼儿通过大量图文并茂的读物,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画、文字或凭借成人形象的读讲来理解、思考,对幼儿的思维、语言、想象、个性、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培养的过程。 二、早期阅读的作用

1.早期阅读对幼儿基本素质的促进作用

(1)促进视、听觉能力发展。幼儿的视、听觉能力是在反复接受外界影像和声音的不断刺激和作用下逐渐提高的。低幼读物通过其特有的色彩和图像构成了对幼儿的视觉和视神经的较强冲击力。幼儿阅读时,也就是在接受这些信息的刺激时,幼儿自身的颜色视觉、视敏度、视觉方向和视觉目的性等都会得到促进和发展。

(2)扩容记忆能力。幼儿自从来到世上,就开始以积极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幼儿阶段,其大脑的发展处于活跃期,早期阅读为幼儿记忆中枢的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刺激,促进记忆中枢的完善,从而使幼儿的记忆在记忆容量、保持时间和提取方式等方面得到提高。

(3)启迪思维和丰富想象。早期阅读的材料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幼儿思维的特点,利于幼儿理解、接受。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完善了幼儿的形象思维,而且还启蒙了幼儿逻辑思维,丰富了其想象力。

(4)促进语言能力和社会性发展。早期阅读不是一个被动的机械的过程,而是幼儿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发展的过程。在早期阅读活动中,多种感觉器官共同参与看、听、说、读同步进行,不仅使幼儿在获得有利于性格形成的坚持性态度等方面,而且使他们获得关于社会行为的间经验,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2.早期阅读与脑成熟的相互促进。如果说阅读在促进幼儿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具有外显的性质,而阅读对幼儿大脑的发育和成长的刺激并通过这种刺激促进脑的发育,则具有根本的性质。研究资料表明,学前阶段是幼儿大脑发展最快的时期,到三岁时,完成大脑发育的60-70%,十岁以前,完成大脑发育的90%。 三、早期阅读的现状

1.早期阅读贪多求快。很多家长热衷于买书,希望幼儿把书中所有的知识都吸收到脑子里,觉得自己有这样博学的宝宝很了不起。孰不知,这样贪多求块的做法对幼儿早期阅读一点帮助也没有,反而让幼儿养成了不爱惜图书,随意撕书、涂书的坏习惯,阻碍了幼儿早期阅读的发展。

2.早期阅读枯燥灌输。早期阅读过程中,经常出现你真笨!”“你看某某多聪明!”“不看完书不能出去玩,不给买礼物!”“不许吃饭!等一些要挟和消极的现象,这样会打击幼儿的自信心,挫伤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


3.把早期阅读等同于语言智能发展。美国的霍华德·加德纳把智能分为: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等七个方面。早期阅读只是语言智能的一方面,不能只重其一,而忽视了语言智能的其他方面的发展。

4.认为早期阅读就是提前识字和认字。不少人认为,孩子识字越早越多就表示孩子越聪明,就是神童。于是,他们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孩子识字,盲目追求识字的数量和速度。幼儿的潜能是巨大的,但是过分追求识字的,必然有强化的成分,必然要占用大量的时间,这就违背了早期阅读教育的初衷和原则。 四、早期阅读的策略

1.幼儿创设丰富的多元阅读环境。想要孩子爱读书,就要让他在读书之前先爱上读书的气氛。《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我提倡把书放在孩子伸手可及的地方,营造一个自在、有趣,而且丰富的阅读情境。如,在区域活动中,我开辟了一个阅读角,以开放的形式、空间,时时吸引着幼儿。由于阅读角就在孩子身边,孩子可以随时翻阅。久而久之,阅读活动成了孩子每天必不可少的内容,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了自觉的阅读习惯。

2.幼儿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在早期阅读活动中,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有的放矢地为幼儿提供具体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内容。

3.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可分为大图书阅读活动、小图书阅读活动、听赏活动、排图活动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需要来组织。教师应及时指导解答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指导幼儿将自己阅读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的同伴,使幼儿的理解、想象、概括、倾听等多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4.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有效阅读的前提条件。由于幼儿自控性比较差,制定相应的规则是限制不良阅读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促使孩子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确保阅读效果的重要保证。如我在阅读角的墙面上贴上了嘘!小声点!等,并要求幼儿轻轻地走路、轻轻地拿放图书,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气氛,形成良好的公共道德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RN.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