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育儿理论经验-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史春娟)》,欢迎阅读!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史春娟)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史春娟)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坡家初中史春娟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到一家条件非常好的合资企业应聘。招聘的考官问他的问题是:“请问你给你母亲洗过脚吗?”年轻人回答:“没有”。考官便说:“那我希望你下个礼拜再来面试,但有个条件,回去做一做”。年轻人回到家里,把面试的全过程详详细细地告诉了他的母亲。母亲为了能让孩子进入条件这样好的企业工作,成全了儿子的愿望,把自己的双腿伸进了儿子第一次给他端来洗脚水的脚盆里。当年轻人第一次摸到母亲那双象棒槌一样细细的腿时,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他想起:自己的大学学业不就是靠着母亲这样一双细细的棒槌一样的腿四处奔走,为人打工、赚钱完成的吗?他又想起:每到月初,自己就在那儿心安理得地等妈妈寄钱来,却从未想过妈妈筹钱这么困难!从此,他每天都要给母亲洗脚。一个礼拜后他去面试,那位考官问他:“回去做了没有?”他点点头:“做了”,考官又问:“你对我们公司这么要求你,还愿意来吗?”年轻人说:“公司能不能录用我,已经不是最重要的了,最重要的是我学到了大学里没有学到的,做人的,根本道理——感恩”
这个故事,是我在教授八年能政治时教学资料中看到的。可以说,当时深深震撼了我!直到现在每每想起,都会触动我埋藏在心底里的那根弦。其实,洗脚真的是很小很小的一件事,然而它却包含了一种文化——感恩文化。而我们在教育行业中离不开
这种感恩文化,离不开一大批懂得感恩的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我很幸运;虽然刚当老师时工资只有三百多元,但我很兴奋,感谢我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如今我的工资都比当年翻了几翻,我很感激,我感激教育事业不仅解决了我们生活使我过得越来越好,而且还提供了教书育人的这个大舞台!
在教育工作中,“感恩教育”是一个起点。当前,许多中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主要由于父母的宠爱、溺爱,造成个别孩子由娇而横,唯我独尊,由爱生恨,甚至有的还恩将仇报。这类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反思当前的教育方式,唤醒学生的感恩情怀,让学生学会感恩。“孩子的心灵是一块奇异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获得命运的收获;”在工作中我们应利用各种场合或时机在学生的心底播种善的种子,好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用感恩之心去感受世间的亲情、友情和恩情,在
1
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史春娟)
接受他人关爱、支持和援助时,给他人以回报,不要只图索取和享受。教育学生将他人恩惠铭记在心,增强责任感,要有一颗感恩之心,懂得怜悯,懂得尊重,懂得负责,与人为善,善待自然界中的一草一木。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从以下的这些方式中去渗透 1..讲述“感恩”的故事。在班中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故
事会,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语言进行演讲,使学生们认识到“孝心、爱心”是“立人之本”,是一切德行之源。
2.创办“感恩”小报。用新颖的排版、立意鲜明的内容,定期出刊有关“感恩”的个案,使学生亲眼目睹“孝星”的形象,从而受到感染。
3.设计“感恩”的广告,编排“感恩”的节目。让学生将文化艺术融入“感恩”活动中,从中得到熏陶。开展活动。如:国际“三八”节、母亲节,通过这些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
4.经常问候,让父母舒心。古人云:“言为心声”,鼓励学生经常对父母说说体贴或感激的话。如“爸爸、妈妈,您们辛苦了!”学做父母,体验辛劳。如:冬天洗衣、洗菜等洗理活动
5.将“感恩”迁移到爱社会,爱党爱国上。开展“团旗在我心中”的文明活动,为孤儿院小朋友们送温暖,课余时间清扫“白色垃圾”,清除非法广告纸等等。以此增加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社会、爱党爱国的情怀。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谢命运,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感恩是一份美好情感,是一种健康心态,是一种和谐精神,是一种良知和动力。愿感恩之风吹遍我们美丽的九院,让老师们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顺心工作,在和谐的人文关怀下教书育人,让同学们在和谐的教育氛围中愉快地学习、在和谐的兴趣乐园中陶冶情操。和谐校园,和谐你与我。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Qn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