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22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问题链接与分析 专题五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欢迎阅读!
专题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
背景材料
背景材料: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各类民生举措力度空前:“三农”;就业;扶贫开发(中央扶贫开发会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2——2022)》);社会保障;住房;教育;卫生医疗;分配;食品药品、生产等公共安全。
命题切入点
1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调整) 2就业问题
3社会保障 (医药卫生制度改革、农村养老保险) 4教育公平
5住房难及房价问题
6消费者、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维护
7财政投入 (社会公共事业和民生,促和谐) 9地震、干旱等自然灾害救援
【角度分析·经济生活】
一.正确看待和处理收入差距问题,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
1我国当前的个人分配制度: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原因:1生产决定分配。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根本原因。2所有制结构决定分配方式。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直接原因。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3意义和必要性:(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2)有利于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劳动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措施:(1)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2)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扩大就业,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生活。防止两极分化。(5)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优先是指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发展生产力,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必要性: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2)兼顾公平是指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必要性: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3)二者关系:坚持效率优先是实现公平的基础,为实现公平提供物质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为提高效率创造稳定环境。 二.就业问题
1现状: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较大,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劳动者整体素质不高。劳动力市场不够完善。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式严峻。 2意义: (1)(对劳动者)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劳动者取得报酬和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途径。就业有利于劳动者实现自身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对社会)①就业能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社会所需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有利于充分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
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③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3措施: (1)(国家)促进经济发展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国家)把市场调节与国家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完善和规范劳动力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 (3)(国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4)(劳动者)劳动者要树立自主择业、竞争就业、职业平等、多种方式就业等正确的择业就业观。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自主创业。(5)套话。 三.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1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扶等内容。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 2基本原则:(1)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3重要意义: (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性措施。(2)是企业深化改革、增强活力的客观要求。(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四.解决“看病难”推进医疗卫生制度改革和发展 意义:(1)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动劳动者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根本性措施。2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五.重视食品、药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略 【角度分析·政治生活】 1我国的国家性质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维护人民利益。
2我国的政府职能政府积极履行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政府的宗旨和原则我国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原则。 4我国政府坚持依法行政
5我国公民与国家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6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套话: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维护社会公平与稳定。
【角度分析·生活与哲学】 唯物论:
1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针对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措施) 2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辩证法:
1联系的观点(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相互影响和制约)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经济发展与民生问题)
3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既要发展经济,又要处理好民生问题)
4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什么情况采取什么措施)
本文来源:https://www.dy1993.cn/sQOG.html